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先进的技术及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遇时,难免会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挑战。近年来翻转课堂的研究为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一个新鲜元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一理念从提出到现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已风靡全球,成为当前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在翻转课堂中,由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与技术创设的环境中,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微机原理与应用》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微型计算机系统、微机处理器及系统结构、微机计算机存储系统、总线技术、输入输出技术及中断系统、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微机的维护与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以后在从事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如何有效进行教学、机房管理,计算机的维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微机原理与应用》这一课程相结合并应用于我校2013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创新实验班的教学实践中,为期一学期的八章课程内容,主要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期末成绩以及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一条新途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通过使用技术设备在家或宿舍观看视频或讲座,以此来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学生在课堂时间做的是传统上所谓的“作业”及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能提供一对一辅导,阐明任务,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帮助。学生可以合作交流、参与讨论、分享成果。因此,教师在讲台上作为“圣人”的观念已被彻底改变。相反,教师在学生身边真正成为指导者,通过师生对话来传播知识,它允许教师和学生多动手、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并为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本该是双向互动的过程,翻转课堂使得这种双向互动成为可能。本研究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导论。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进行论述,并就国内外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微机原理与应用》这一课程进行教学的可行性。第二章: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混合学习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支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与设计。主要对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而后对学习者进行一个前期调查,结合学习者的特点、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科特点,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图,并对课前、课中及课后所包含的一些要素及活动进行详细描述。第四章:翻转课堂教学资源的制作与评价方式设计。这是本研究的重要部分,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把制作好的微课程上传至班级QQ群与百度网盘,同时提供相应的辅助学习资源,布置任务,供学生课前下载并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此外还设计了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课程中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五章:翻转课堂的实施与评价。这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在对《微机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后,采用准实验的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进行调查,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前、后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的观察调查,为了得到更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与信息,将对学生和教师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深入交流。总结翻转课堂应用于《微机原理与应用》这一课程中的效果,并得出实验结论。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总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微机原理与应用》这一课程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后续研究的建议。最后对本研究的内容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