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人类已进入新媒体时代。这意味着人们不仅能通过语言模态来传递话语信息,还能够通过各种其他非语言模态比如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模态表达话语意义。多模态技术不断发展使得从多模态视角分析话语成为可能。电影语篇作为多种模态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重要语料之一。电影《爱乐之城》综合运用多种模态以及视觉特效给广大电影爱好者带来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向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者提供了语料研究素材。选择该电影语篇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不仅对电影语篇意义是如何通过多模态构建与表达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也向大众普及了如何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欣赏电影,拓宽电影分析的研究范畴,对日后其他电影语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具有启发意义。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以及Van Leeuwen的听觉语法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视觉语法主要探讨了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在多模态话语中是如何实现的。在视觉语法理论框架中,概念功能由表示再现意义的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实现。人际功能由社会距离、接触、态度以及情态实现。语篇功能则由表达构图意义的信息值、突显、取景实现。Van Leeuwen的听觉语法由三个方面组成,分别是角度音与社会距离,曲调及声音情态。角度音与社会距离是声音符号的重要系统,可根据说话者声音的不同响度分为各种等级。不同的曲调代表不同的情感,曲调由音调运动、音调范围、音高这三个部分组成。声音情态有助于确认对话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电影《爱乐之城》为研究素材,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从中选取大量画面进行个案分析,并分别详述各画面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及构图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视觉语法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在电影语篇《爱乐之城》中是怎样实现的?2)听觉语法在电影语篇《爱乐之城》中是怎样实现的?3)电影语篇《爱乐之城》中的不同模态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相互作用来完成电影的意义建构的?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从再现意义看,电影《爱乐之城》中有的图像属于叙事再现,有的属于概念再现。这些图片都构建了电影中场景布局的本质,揭示了电影中图像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从互动意义看,接触、社会距离、态度以及模态的分析揭示了电影语篇中图像拍摄者,图像中的事物以及观看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构图意义中的信息值、突显和取景分析电影《爱乐之城》中的图像,发现电影中的各个图像中的再现元素和互动元素是相互作用以体现电影语篇意义以及电影主题的;从听觉语法中的角度音与社会距离来看,电影《爱乐之城》中的声音片段以及对话可根据角色发出声音的不同响度推测角色之间不同的社会距离和社会地位。从曲调来看,电影中不同的曲调代表不同的情感。从声音情态来看,电影中的角色发出的声音越柔和,意味着对话者之间的关系更缓和或亲密,而发出的声音越尖锐,表示对话者之间的对抗关系更明显;电影《爱乐之城》中不同模态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了互补关系。互补关系分为强化关系和非强化关系。各模态之间的强化关系及非强化关系共同完成了电影的意义建构。本文从视觉语法以及听觉语法的角度鉴赏电影语篇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有助于普及大众对多模态分析电影语篇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提升大众对电影的鉴赏能力,为影视研究提供一个更为综合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