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络菲尔(Sirofil)是在赛络纺(Sirospun)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具有工艺简便、成本低廉,纱线强力高、毛羽少等优点。研究赛络菲尔纺纱技术在棉纺中的应用,对增加纱线织物品种、改善织物结构和性能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课题首先采用全试验法确定长丝一须条间距的最优范围:固定捻系数300、长丝预加张力片重量3g,再根据环锭细纱机的胶辊宽度,选取长丝一须条间距分别为2mm、4mm、6mm、8mm、10mm时,考察其对赛络菲尔纱断裂强力、条干CV、3mm毛羽指数等因素的影响,获得最优长丝一须条间距的范围为6~10mm。采用平分法确定捻系数最优范围为303~321。在该范围,赛络菲尔纱获得最高强力。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长丝一须条间距、成纱捻系数、长丝预加张力这三项关键工艺参数对赛络菲尔纱线综合性能(包括断裂强力、条干CV值、3mm毛羽指数、细节-40%、粗节+35%和棉结+140%)的影响。最优工艺参数为:成纱捻系数321、长丝一须条间距8mm、长丝张力片重量3g。经验证,最优工艺方案的综合性能最好。经方差分析,捻系数和长丝预加张力对赛络菲尔纱强力的影响显著;长丝一须条间距对赛络菲尔纱的毛羽影响显著。
赛络菲尔纺纱过程中,V形三角区一直在波动,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棉纱和涤纶长丝两种组分的性质及细度不同造成的。二是在加捻卷绕过程中,纱线的张力不稳定所造成的。
赛络菲尔纱线的断裂伸长率随着捻系数的增加,也存在一个临界值,即在捻系数303处,赛络菲尔纱获得最大断裂伸长率。
赛络菲尔纱横截面形状呈圆形或腰圆形,纵向结构中短纤维和长丝两组分相互缠绕,各自都有弱捻存在,具有螺旋形股线外观结构。与同细度的包芯纱相比,赛络菲尔纱除了断裂伸长率外,在断裂强力、粗细节和棉结、条干不匀率、毛羽等方面均有优势。赛络菲尔纱在1~2mm范围内的毛羽数多,而包芯纱2mm以上毛羽数多。
与同细度的包芯纱相比,赛络菲尔纱毛羽大幅度减少的原因有三:一是两种纱线的成纱过程不同。包芯纱纺纱时长丝和棉须条之间没有间距,是从须条的中心喂入;赛络菲尔纱长丝和棉须条之间有间距。两者之间的加捻过程不同,赛络菲尔纱有先弱捻再强捻的过程而包芯纱没有。二是两者的成纱结构不同。赛络菲尔纱有长丝和棉纱相互包缠的结构而包芯纱没有。三是赛络菲尔纱成纱时在二次加捻时对外露纤维有捕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