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卖儿童犯罪刑罚的法理反思及完善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sper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拐卖儿童犯罪是对儿童人格权以及生命健康权的侵犯,也是对被拐卖儿童家庭权益的侵害,具有极强的社会危害性。目前,我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形势目前依然严峻,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这一严峻社会现状与我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刑罚存在不足息息相关。论文从我国拐卖儿童犯罪的严峻现实情况来说明拐卖儿童犯罪造成的危害,包括对被拐卖儿童本身权益的侵害和对被拐卖儿童的家庭权益的损害。综合评析拐卖儿童犯罪的研究现状,以家庭权益保护为视角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刑罚进行法理反思,就当前我国拐卖儿童犯罪刑罚存在的缺陷提出加重拐卖儿童犯罪的刑罚的针对性的完善建议。论文拟从三个部分展开对拐卖儿童犯罪刑罚的反思与完善的论证。第一部分主要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刑罚的现状以及刑罚的主要原则进行法理评估。首先阐述我国现行刑法对于拐卖儿童犯罪的立法规定的实际状况,分别就刑罚的主要两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用原则进行法理分析,指出其在拐卖儿童犯罪刑罚原则的运用上存在的不足。进而论证现行拐卖儿童犯罪刑罚对现代家庭结构下的被拐卖儿童家庭权益所造成的损害重视的不够。第二部分主要对家庭权益保护与拐卖儿童犯罪的刑罚的设计进行论述。以家庭权益保护为基点,对拐卖儿童犯罪在犯罪刑罚提出具体要求,对拐卖儿童犯罪的主观恶性进行重新评估,结合拐卖儿童犯罪对家庭权益造成的实际社会危害,重新审视拐卖儿童犯罪的刑罚,提出对拐卖儿童犯罪在量刑衡量上予以重罚的具体要求。第三部分提出加重拐卖儿童犯罪刑罚的建议。重视对家庭权益造成的损害,从加重对收买拐卖儿童罪的处罚、提升拐卖儿童罪的最低法定刑、对拐卖儿童犯罪贯彻从重处罚等具体措施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刑罚提出完善建议,从而有力的打击拐卖儿童犯罪,遏制犯罪势态的扩张。刑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所主张的公平正义应当与中国的共同价值观念相契合。以家庭权益保护为视角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刑罚进行法理反思并提出完善思路,是中国法治建设在本土性和现代性的融合,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要求。
其他文献
聚乳酸(PLA)作为一类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优良的可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等。由于其具有可生物降解性与可再生性,成为替代石油基不可降解树脂的理想材料
我国在α-烯烃制备及聚α-烯烃(PAO)合成技术方面存在明显不足,α-烯烃制备相关技术一直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高质量的PAO长期依赖进口。因此,开发经济可行的α-烯烃制备和聚合技术对我国PAO基础油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以此推动我国基础油的发展,缩短与国外的差距。随着石油资源日益紧张,开发适应我国“多煤少油”国情特点的费-托蜡裂解混合α-烯烃齐聚制备PAO技术不但缓解我国高档PAO长期依赖进口的需
高校英语教育肩负着培养国际化综合人才的重任,而德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也不可或缺,单纯的英语教育或思政教育在以往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已然存在,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将思政理念
结合现代煤化工产业运行特点、示范项目的推进情况,综述了现代煤化工产业近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现代煤化工需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生产过程优化,着力提升内在
期刊
以细粒煤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煤泥的煤质特征;分别采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阴离子型PAM、非离子型PAM对该煤泥进行了絮凝沉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PAM是该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