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金融精准扶贫也逐渐在加快推进,面对历史使命和巨大的政治意义,地方性商业银行承担了这一重要的职责。在国家和央行的政策指引下,商业银行对精准扶贫领域展开了大量的信贷投放,然而面对这一新兴的信贷产品,信贷管理的方式方法与传统信贷管理有着显著的区别。如何能在新的形势下做好精准扶贫信贷管理工作,是备受高等教育理论界和众多实践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分析了当前在精准扶贫信贷管理领域上,吉安农商银行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通过在资金投放、绩效考核、人员配置、政策运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充分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思路和对策,对解决当前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文献进行整理与综述,同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相关理论依据,包括了论文的核心概念及两个支撑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吉安农商银行精准扶贫信贷管理现状分析,包括吉安农商银行的发展定位和在精准扶贫信贷管理上的投放管理、审查审批管理、员工管理、政策运用等方面的现状,为后面的优化措施和方案提供基础。第四章吉安农商银行精准扶贫信贷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当前信贷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关的经营数据,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背景,结合当前的政策和经营导向,在数据和事实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第五章吉安农商银行精准扶贫信贷管理优化措施。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和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精准扶贫贷后管理、信贷投放、员工管理和外部管理等方面的优化措施。第六章结论,对全文进行综合与概括。研究表明,吉安农商银行现有的精准扶贫信贷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贷投放速度缓慢;二是对从事该条线的信贷工作人员绩效激励不足;三是该行的业务审批流程和机制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四是贷后管理措施不力。究其原因主要是:(1)一线的网点营销渠道单一,且未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有效的识别;(2)该产品在绩效考核模式、审查审批流程上仍然参照传统标准,未能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融合;(3)相关工作人员在贷后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松懈,未能全面对此项业务进行精细化的管理;(4)中层管理人员认识不足、员工培训和学习不到位等主观原因。基于上述原因,建议优化对吉安农商银行现行的精准扶贫信贷管理进行优化。总体上说,就是要根据现有的市场环境和产品特点,从绩效考核、业务审批、员工教育等各个方面对信贷管理进行优化。一是根据市场需求拓宽营销渠道;二是重新计算产品单价,提高激励效果;三是优化审批流程,提高信贷审查审批效率;四是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贷后管理,确保风险防控落实到位。通过优吉安农商行现有的精准扶贫信贷管理,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适应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并最终实现全行的战略和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