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var.utilis Tsen et Lee.2n=2x=20),是中国长江流域特产蔬菜,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红菜薹生产和消费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加快我国红菜薹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和新品种选育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红菜薹是异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非常明显。目前红菜薹杂种优势利用手段更多关注雄性不育系,其转育和利用是建立在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丰富的雄性不育资源的基础上,种间或属间杂交仍是获得雄性不育资源尤其是细胞质雄性不育资源的有效途径。本实验转育不育源是甘蓝型油菜Polima雄性不育材料和甘蓝型油菜Ogura雄性不育材料,再利用该不育源与红菜薹品种进行种间杂交,经回交转育和选择鉴定,建成红菜薹Polima和Ogura两种雄性不育系。 本实验以九月鲜为转育父本,分别对红菜薹Polima和Ogura两种雄性不育材料进行多代回交转育和比较研究,希望为探索红菜薹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结果如下: 1.对红菜薹Polima CMS和Ogura CMS败育时期的细胞形态学切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红菜薹Polima CMS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阶段,不形成花粉,属无花粉型,此不育系花药不形成绒毡层和中层;而红菜薹Ogura CMS不育系花药败育发生于小孢子母细胞期或四分体时期,表现为绒毡层细胞异常,挤压四分体,导致四分体和绒毡层同时解体而败育。 2.对红菜薹Polima CMS三个回交世代及保持材料花器官进行比较,发现红菜薹Polima CMS不育系的花器各部分与保持系相比不仅有偏小的特点,而且其花器部分特征还有随回交代数的增加而变小的趋势。 3.对红菜薹Ogura CMS材料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Ogura CMS回交一代不同组合间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差异比较显著。 4.对红菜薹两种雄性不育系回交后代农艺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红菜薹PolimaCMS表现出早抽薹性,Ogura CMS尚需改良其结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