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诱导小鼠血清胆固醇增加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镉是一种具有很强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它可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积累,造成机体损伤。镉在人体内积累后不但能导致骨骼畸形,肾脏损伤和癌症的发生,而且还能导致机体脂代谢紊乱,而脂代谢紊乱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镉能诱导哺乳动物产生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然而其分子机制却不是很清楚。本课题从脂代谢过程中血清胆固醇的运输问题入手,着重研究了镉是如何导致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发生变化的,并且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解释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发生变化的机制。  本研究以小鼠为模式动物,通过喂养小鼠含不同镉浓度的食物来模拟环境镉污染现象,然后取小鼠血清和组织进行胆固醇含量的检测,并进行脂代谢相关蛋白的检测,同时在细胞水平进行验证。  我们首先建立小鼠模型,用含有不同镉剂量的有脂或无脂饲料(0ppm、10ppm、100ppm、1000ppm)喂养小鼠7天。比较对照小鼠和镉暴露小鼠,发现镉暴露小鼠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上升,且上升幅度与镉剂量线性相关,脂肪组织中胆固醇下降显著,且下降幅度与镉剂量线性负相关。有脂饲料喂养小鼠肝脏中胆固醇上升,但不呈剂量依赖关系;无脂小鼠肝脏中胆固醇略微下降。分析胆固醇代谢相关蛋白ABCA1、OSBP、LDLR、HMGCR,结果表明镉处理后胆固醇输出途径的两个蛋白,ABCA1蛋白上升,OSBP蛋白下降,并且在HepG2细胞和Huh7细胞上得到验证。镉处理后能导致人细胞HepG2、Huh7培养基上清中胆固醇量上升。RNAi干扰技术沉默ABCA1的表达逆转了镉对细胞胆固醇输出的促进。同样,过表达OSBP能部分逆转镉对细胞胆固醇输出的促进。镉导致小鼠肝脏、脂肪、肾脏、脾脏、肺中LDLR mRNA显著下降,但是,胆固醇在小鼠肝脏和脂肪中的变化不一致,所以 LDLR在各个组织中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HMGCR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途径的限速酶,镉导致它在肝脏中的mRNA下降,但是与镉导致小鼠肝脏中胆固醇的增加不一致,所以 HMGCR在镉机体毒性中的作用同样有待进一步研究。  由此我们推断,镉促进ABCA1的积累及OSBP的下降是导致小鼠血浆内胆固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可能是镉导致脂肪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PVC工厂含乙烯、氯乙烯的回收混合气的利用问题,该文采用该混合气的液相氯化法,制取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1,1,2-三氯乙烷,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该文首先研究
饮料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食品,主要起到补充人体水分的作用,在我国,一般将酒精含量低于0.5%的天然或人工配制的饮料规定为软饮料,即通常所谓的非酒精饮料,又称清凉饮料、无醇饮料。软饮料特别受到广大儿童、青年人群的青睐,因此其重要性与安全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而三卤甲烷是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中的副产物,如果三卤甲烷超标则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目前我国使用的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的检
该文以辽化烯烃厂溶剂装置为研究对象,以当今国际上通用的先进流程模拟软件HYSYS为工具,在对HYSY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成功地将其用于溶剂装置T101、T102、T201塔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