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成像技术对腕管综合征中正中神经改变的超声表现与神经传导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x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的诊断测试中正中神经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和神经传导及腕管入口处神经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40例CTS患者的62例手腕,应用二维超声成像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SWE)进行检查,测量并记录腕管入口处正中神经的CSA和正中神经横切面的SWV;观察正中神纵切面经的回声和结构变化,测量并记录正中神经纵切面的SWV;再进行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检查和神经传导测定,记录腕部拇短展肌的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测量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当P<0.05时,认为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正中神经纵切面SWV和DML之间呈正相关(r=0.359,P<0.01);正中神经横切面SWV和DML之间呈正相关(r=0.329,P<0.01)。2.正中神经纵切面SWV和正中神经CSA之间呈正相关(r=0.488,P<0.01);正中神经横切面SWV和正中神经CSA之间呈正相关(r=0.456,P<0.01)。3.DML和正中神经CSA之间呈正相关(r=0.253,P<0.05)。结论:神经截面积(CSA)和剪切波速度(SWV)能够显示腕管综合征(CTS)中正中神经的结构改变和硬度改变,与神经传导测定改变的相关性能够提示神经传导功能异常。从而,解释疾病的复杂病理生理的演变过程,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ST抬高最大导联的下降程度,与患者心功能的变化、临床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找出心电图变化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内在联系,从而阐明心电图对于直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类型之一。尽管MPP多为良性、自限性疾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但少部分MPP患儿即使经正规足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病情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体外对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白藜芦醇在抗白血病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以人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为研究对象,设对照组和加药组(白藜芦醇终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200μmol/L),作用于MOLT-4细胞24、48、72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2设对照组和加药组(白藜芦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