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译经介词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鸠摩罗什是姚秦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翻译出了大量的佛经。学者们习惯把鸠摩罗什之前的译经称为旧译,把鸠摩罗什之后的译经称为新译,足以看出鸠摩罗什译经的重要性。介词作为汉语虚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就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着力于鸠摩罗什译经介词研究,通过穷尽性的统计和分析,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鸠摩罗什译经的介词概貌。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一、绪论。首先介绍了鸠摩罗什译经及其语言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其次描述了鸠摩罗什的生平以及鸠摩罗什译经的版本、范围,最后罗列出介词的类别。   二、根据介词产生的时代及发展变化,我们将鸠摩罗什译经中57个介词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上古产生的介词,一是中古产生的介词。论文以语法意义为纲,对鸠摩罗什译经的介词进行分类描写和分析。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把介词分为五大类,每一大类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类。五大类是:表示地点、处所类的介词,表示时间类的介词,表示对象类的介词,表示原因、目的类的介词,表示工具材料、方式、凭据、排除类的介词。   三、描述鸠摩罗什译经介词的语序情况。主要涉及介词结构与谓语中心语之间的相对位置,并讨论介词结构前移的原因。   四、结论。在对介词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表格形式展示介词的具体使用情况,反映出鸠摩罗什译经介词的概貌。
其他文献
说到书法,说到自己常常能捧个奖,发表些东西什么的,其实都离不开我两份解不开的情缘,是它们串起了我的书艺人生。  一是受祖父影响,早早接触书法。在我的童年就知道“书法”一词,这得益于我的祖父黄质彬先生。上世纪20年代,祖父因工作原因从云阳县城到了乡下,后索性又安家于乡下。尽管当时条件极其艰苦,他依然没有放弃对书法的执著和热爱。他写书法与名无关,与利不搭界。他是一个纯粹将书法融入到自己生活的人。  如
公文语体通过继承和衍生的机制实现自我发展。公文语体的继承性和衍生性,折射出的是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向、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试图从公文产生到再生的过程来考察公文语体的继承衍生问题。既有强化公文语言学科薄弱环节研究的学术价值,也有指导实际公文写作、解读现行公文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四个步骤展开论文内容。先审定和整理继承衍生问题的基本材料,再作文献回顾和概括机制特性,然后分析原因,最后阐明研究意义: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