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有效教学探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ng19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华留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是来华留学生汉语与中华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留学生了解中国和理解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而近年来,国内给留学生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其教学有效性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以广西大学为例,以来华留学生《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为研究对象,对该课程有效教学的标准是什么,优化该课程有何建议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教学反思法、课堂实践观察法。论文首先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参阅有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有效教学的三点总要求:1.教学目标达成;2.教学内容实用;3.课堂有效率。得出该课程课堂有效教学应具备的六个特征:1.学生能基本读懂教材;2.教师的教学语言易于学生理解;3.学生对历史观点问题不困惑;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5.学生愿意参加课堂讨论;6.和谐友好、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其次,通过参考国内外教学有效标准及有关课程大纲,通过对广西大学来华留学生《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现状、留学生的需求所作的分析,结合教师的教学反思以及课堂教学实践观察结果,笔者尝试拟制了一个《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有效教学标准框架,该框架按照上课流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讲授实施、课堂活动实施、作业与考核、课外实践5大块内容以及包含了 27条实施细则,笔者对框架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定性分析说明。之后,加入富有教学经验同行的评价,整合同行意见后再次分析探讨,对标准框架作了增补、修改、完善,由原先的27条细则扩充到28条细则。最后,经过定性的理论探讨研究,论文拟制的标准框架的细化指标,能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较能体现对来华留学生历史教学的课程特色,有利于任课教师审视自身教学的有效性,符合《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文化意识要求。在以上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教学的6点建议。所提的6点建议是依据探讨得出的有效教学总体要求及标准框架来阐述的,具备有以上所提有效教学的6个特征,为任课教师优化《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常见细菌感染种类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共22例活体肝移植患儿术后细菌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常见细菌感染种类,并
枪械走私危害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今年是我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也于9月在厦门举办。然而,行邮渠道逃避海关
本文对中国地衣学在多样性、系统性及其物种与基因资源生物学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文中强调了多样性和系统性研究在自然界地衣资源与研究开发之间的桥梁作用。论述了地衣结皮
地方治理在当代己经成为公共管理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并且治理在本质上其实是地方性的,所以聚焦于地方成为治理的内在品质。中国的地方治理一直在发展当中,这其中会出现诸多
毛泽东诗词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把毛泽东诗词转化为"纲要"课教学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的路径选择。结合近两年来湖南
通过紧邻地铁的深基坑工程项目实际运用,论证了自动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效果。工程选取了多个测斜点,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实时监测数据进行
根据航磁测量资料,对四川盆地的磁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盆地的边界及范围,并在编制四川盆地变质基底深度图、构造区划图的基础上,对盆地的基底结构、性质及其深度变化特点
介绍坡率法在广州街北高速公路SD3标K8+940~K9+080段左侧路堑高边坡设计中的应用,结合工点地形、地质,与土石方调配情况,将坡率法与锚杆框架梁加固进行比较是一种经济、合理的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渡性的地形、气候、水系造就了江淮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自然孕灾机率本身就很高。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活动
“十三五”时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仍然是我党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提高脱贫攻坚成效,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硬仗,洛南县石坡镇党委和政府,面对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数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