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化、染料、农药、印染、石化、皮革等工业产生的有机废水化学需氧量高(COD>5000mg/L),含生化法不能降解的化合物(如氨氮、多环芳烃、致癌物苯并芘等),是高浓度、有毒有害、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危害非常大。若不经处理就排入水体会使水生物中毒,农作物减产,引发各种疾病。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对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有限,研究有效的方法解决污水处理的问题十分有意义。
本文研制了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经济合理的非均相催化剂。应用研制的催化剂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将会对湿式氧化法的推广应用有重大意义。
本文在阅读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O/γ-Al<,2>O<,3>、CeO<,2>γ-Al<,2>O<,3>和CuO-CeO<,2>/γ-Al<,2>O<,3>三种非均相催化剂。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负载量为10%的CuO/γ-Al<,2>O<,3>、负载量为20%的CeO<,2>/γ-Al<,2>O<,3>及负载量为10%的CuO、20%的CeO<,2>的CuO-CeO<,2>/γ-Al<,2>O<,3>催化剂,在300℃下焙烧3h催化效果最好。在160℃,过氧化氢氧化剂用量50mg/L,pH值为4,催化剂投加量为50g/L时,在反应釜中反应100minCOD去除率最高,可使有机废水COD的去除率大于89%。
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CuO和CeO<,2>在γ-A<,2>O<,3>上的负载情况较好。金属离子的溶出对催化剂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pH值对催化剂中离子的溶出量有较大的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催化剂中离子的溶出量将逐渐减少,pH为3时Cu离子溶出量为86.31mg/L,pH为7时的溶出量为41.21mg/L,Cu离子的溶出量下降了52.25%;pH为3时Ce离子溶出量为58.16mg/L,pH为7时溶出量下降到21.15mg/L,Ce离子的溶出量下降了63.64%。温度对催化剂中离子的溶出量的影响很小。
应用气相色谱法对催化剂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通过分析可知使用制备的催化剂在较好的处理条件下对废水进行处理,可使大部分有机物得到有效降解,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3,4-二甲酚和3,5--二甲酚处理效果比较好,在实验条件下,由气相色谱法未能检测出。苯酚没有去除完全,但其浓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苯酚的去除率可达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