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体外和体内抗肿瘤实验,观察黑胸大蠊水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肝癌细胞Hep G2和H22荷瘤小鼠的影响,探讨黑胸大蠊水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体外实验:MTT法观察不同浓度黑胸大蠊水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肝癌细胞Hep G2增殖的影响。体内实验:构建H22细胞腹水瘤模型,将将昆明小鼠皮下接种H22细胞,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黑胸大蠊水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组,通过瘤块体积、瘤块质量、抑瘤率、脏器指数、肿瘤组织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等指标,观察黑胸大蠊水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外实验:MTT结果显示,黑胸大蠊水提取物各剂量组作用于MCF-7细胞24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大,对肿瘤细胞MCF-7的生长抑制率呈上升的趋势,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黑胸大蠊水提取物作用人肝癌Hep G2细胞24h、48h、72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均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抑制率逐渐增大。体内实验:高剂量组的瘤块体积与瘤块质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黑胸大蠊水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20.72%,29.24%,43.16%;与正常组相比,各剂量组脾脏指数均有所增加,高、中剂量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剂量组胸腺指数均有所降低,但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黑胸大蠊水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肿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黑胸大蠊水提取物在体外体内均有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促进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