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净IF钢冶金工艺开发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攀钢IF钢的品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展了高纯净IF冶金工艺技术研究。在对国内外IF纯净钢研究及生产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认为攀钢开发高纯净IF钢的限制性环节主要是脱硫、脱磷、脱碳、LF+RH精炼降低钢水T[O]、钢液增碳。为此,研究了镁脱硫及钢水RH深脱硫、铁水预处理+转炉深脱磷、RH脱碳工艺优化、LF+RH精炼降低钢水T[O]、中间包无碳覆盖剂及结晶器无碳保护渣等工艺技术。全流程试验表明,铸坯[C]、[P]、[S]、[O]、[N]、[H]六大元素总量可控制在80×10-4%以内。 结合攀钢铁水条件,探讨了适宜的镁脱硫剂铁水深脱硫工艺,硫含量可由700×10-4%左右脱至7×10-4%,保证了入转炉钢硫含量要求。根据攀钢IF钢钢液及钢包渣的特点,实验室研究了影响脱硫效果的因素,选择了CaO-CaF2系脱硫剂用于RH-MFB深脱硫,脱硫率在40%~50%之间,脱后硫可控制10×10-4%以内。 铁水预处理初脱磷分为兑铁和吹炬两个阶段,在转炉兑铁阶段,脱磷剂在兑铁前加入炉内,随着铁水的兑入,脱磷剂不断地参与脱磷反应,当铁水预处理用脱磷剂加入量>5kg/tFe时,脱磷率可达到90%以上,配合转炉造渣脱磷,可使终点钢水[P]脱至(8~12)×10-4%。 通过对RH处理前钢水初始[C]和初始[O]、真空度、压降制度、吹氩流量的分析表明,控制RH处理前碳含量为0.02%~0.04%、RH处理前钢液中氧含量为(400~600)×10-4%及真空度保持在160Pa以内、压力控制的时间≤5min,可使RH脱碳处理后钢水[C]≤10×10-4%,从而满足高纯净IF钢碳含量的控制要求。 研制的主料+轻质保温剂型中间包无碳覆剂,在不添加碳质材料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其保温、吸收Al2O3夹杂、烧结物性夹杂等性能,除具有普通覆盖剂的功能外,对IF钢不会造成增碳影响。 结合攀钢IF钢连铸工艺条件,研究了碱性材料、熔剂对保护渣熔化性能的影响和熔速调节剂配加模式,设计出了保护渣配方。工业试验表明,用于IF钢浇铸时,研制的预熔保护渣在结晶器内熔化良好,产生的渣条少,液渣层厚度稳定,试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图像拼接算法存在对于图像配准过程中对应特征点对难以准确匹配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通过改进的SURF算法提取图像特征点,然后对得到的特征点进行描述,利用快速RANSAC算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呼吸道正常菌群发生变化,感染菌株耐药率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病理特征与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被确诊为宫颈
本文主要是在对《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关于汉代壁画墓的墓葬形制演变和壁画题材内容的认识基础上,对前人的相关文章进行学习时,关于汉代壁画墓中的壁画的来源问题及其壁画
为了解决光电探测靶在低照度或夜间条件下不能工作的问题,提出采用红外探测技术设计其探测光学系统,改善其探测性能。根据热辐射原理,及弹丸在高速运动中与外界热交换特点,采
生态美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的概念。主要用于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生态问题日渐突出。生态学特有
文章通过分析直线职能型组织的内部流程,找出了影响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而对组织进行弱矩阵型改进,此外还建立了横向沟通交流机制,有效提升了事业型代建单位的管理效率。
秦汉以来厚葬之风盛行,王侯将相的“阴间”之所无不修建的宏伟壮丽。经过奴隶制时期的发展与繁荣,进入封建社会后社会生产力与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大一统的社会历史背景
董事会秘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他是公司内部各组织机构间的桥梁,是董事会的参谋与助手,是公司证券事务的“总管家”与“总发言人”,是公司规范运作的预警人与纠偏
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和运作模式,有助于加快重庆烟草向现代化流通企业转变,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强化市场控制力的有效路径和重要手段。立足于对重庆烟草物流现状的分析,从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