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迅速生长的城市势必会产生诸多矛盾,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缺乏活力。当代我国城市发展中机动车泛滥、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更多的城市人群呈现出亚健康状态。慢行交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和人群的健康问题,如何将城市滨水绿带空间和城市慢行系统通过规划设计合理地结合使其促进城市活力的形成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故本课题由此产生。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提出了城市滨水慢行空间活力设计的必要性,对文章主要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及确立了文章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主要剖析了现阶段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基础。第三章分析总结了慢行人群的需求层次、滨水慢行绿带规划设计要素、滨水慢行绿带规划设计的主要影响要素以及主要营造原则。第四章为文章主要研究结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结合新技术手段提出新时期的滨水慢行绿带空间设计需求与方法,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滨水慢行空间提出相应设计要点。第五章根据相关研究结论对瑞昌市下巢湖沿岸的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进行滨水慢行景区规划设计实践,目的是使这块失去活力的城市工业废弃地可以得到活力重生,从而重新带动起周边城市活力。第六章对文章主要结论进行总结与展望。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主要结论:新时期的滨水慢行绿带规划设计应利用新型的数字化分析软件为设计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例如可以利用GIS系统、LSV系统、城市热力图进行设计分析;城市滨水慢行绿带不仅要满足滨水区域的生态设计需求,还应设计可满足不同爱好群体需求的特色活动区域,例如慢跑区和益智类的儿童游戏区;在滨水绿带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为项目注入经济活力,例如设置售票管理的景点和收费的共享自行车;在滨水绿带慢行系统中,合理地使慢行路与趣味轨道交通结合也是一个实现“轻出行”的高效方式;设计中将城市滨水绿带周边的村落与建筑纳入慢行系统中会为城市滨水慢行绿带增添更多的地域文化活力;本文预测未来滨水慢行绿带空间将会向着小而精且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滨水慢行系统将会复合更多的新型功能来促进城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