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延长组长9-10油层组沉积体系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h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延长组长9-10油层组作为勘探新区,以往对其沉积体系和油气成藏规律等尚未做过深入研究。本文以大量野外露头剖面、钻井、测井、地震及各种化验分析资料为基础,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了盆地西北部长9-10油层组沉积期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特征、沉积体系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及规律等,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将长9、长10油层组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SQ1-SQ2),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其中长9、长10油层组分别对应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并指出该沉积期短-中期基准面旋回主要呈上升不对称叠加样式。研究区在长9-10油层组沉积期主要发育西北、东北、南部-西南部三大物源体系。其中以西北物源体系为主要物源,南部-西南部物源体系为次要物源,随着湖盆的扩张及地层抬升,东北物源体系影响随之减小。研究区在该期主要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滨浅湖四种沉积相,受古气候、古构造背景、基准面旋回变化等因素所控制,主要发育东北部三角洲沉积体系、西部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西南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并以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沉积体系的发育和演化平面上呈由外向内逐渐变细、垂向上呈自下而上逐渐变深的沉积充填样式。油藏多位于构造高部位,烃源岩分布范围、四级层序界面与沉积相带的匹配控制油气富集。结合研究区成藏因素分析,在盆地西北部延长组长9-10油层组预测了5个主要有利目标区。其中以长91砂层组(SQ2-MC2旋回)、长92砂层组(SQ2-MC1旋回)为主力目标层,长101(SQ1-MC3旋回)为次要目标层。
其他文献
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将蠡县斜坡古近系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10个三级级层。在宏观层序地层格架的控制下,针对重点层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重型数控机床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对机床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重型机床尺寸较大且承载较重,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床各部件热膨胀不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尤其是陆路交通和地下隧洞等地下工程的建设发展最为迅速,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铁路穿越既有隧洞的情况
裂缝是影响致密砂岩储层高产及稳产的关键。在对国内外该类储层裂缝研究现状系统调研及近期成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裂缝的类型及形成机理[1]。本文通过油藏储层连通
裂缝性储层具有许多特殊性,就其物理-岩性性质和泥浆滤液侵入孔隙的深度方面来讲,剖面上有明显的差异和不均匀性,存在不同裂口的裂缝和溶洞,所以岩石的声、电、放等特征的变
随着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水平的发展,地球环境日趋恶化,尤其是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变暖的影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科学研究发现,制冷工质CFCs与HCFCs的化合物的排放对大气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