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梭菌BJ-10产芽孢条件优化及放大培养工艺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ate)为严格厌氧菌,是动物肠道益生微生物,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生态平衡。丁酸梭菌能产生大量益生物质,如乳酸,丁酸钠等,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大作用。本实验旨在对丁酸梭菌生物量及芽孢形成数进行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优化实验,并进一步的进行10 L、100 L放大培养工艺研究,获得活菌数较大的菌制剂用于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动物生长发育。优化结果如下:(1)经过优化后获得了最佳的产菌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最佳的产菌条件为葡萄糖3%(w/v)、酵母膏2.99%(w/v)、碳酸钙0.5%(w/v)、氯化钠0.5%(w/v)、氯化钾0.3%(w/v)、接种量1%、发酵时间24 h、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pH7.95。经计数,菌数可以达到7.2×10~8 cfu/mL。(2)丁酸梭菌形成芽孢的最佳配方及条件为葡萄糖2%(w/v)、酵母膏2%(w/v)、碳酸钙0.5%(w/v)、氯化钠0.5%(w/v)、氯化钾0.3%(w/v)接种量1%、发酵时间24h、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pH7,经计数,芽孢数达5.6×10~8 cfu/mL。(3)将小瓶发酵扩大到大规模发酵工艺(10,100 L厌氧),得到的工艺为在种子液培养时间为12 h时接种发酵为最佳,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补充发酵罐中碳源含量以及调节发酵过程中的pH,是保持pH 6.5左右为最佳。经过10 L放大发酵培养和丁酸梭菌BJ-10的菌粉芽孢数达到了3.6×10~9 cfu/g经过100 L放大工艺培养后的丁酸梭菌芽孢数达到了3.3×10~9 cfu/g。
其他文献
傍晚下班时分,西安曲江新区没有北上广堵得水泄不通的车流,绿意盎然的街道上是行色匆匆的人群,多了很多生活气息。在大西互联网产业园的3W创业咖啡厅里,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正谈论
目的:按营养风险筛查结果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探讨个性化肠内营养支持对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6月到2019年3月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102例纳入
自驱动气液脉动相变均热板是一种基于蒸发-冷凝耦合相变传热原理的高效传热元件,具有传热性能好、结构简单、均温性好、环境适应性强以及重力敏感性低等优点,是满足高热流密度大功耗电子元器件散热需求的优选方案。因此,开展自驱动气液脉动相变均热板传热性能研究,深入揭示其内部流动与传热特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自驱动气液脉动相变均热板已开展了一定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但更多关注的是单一热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汽车后市场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丰富和完善了汽车服务功能、模式和内容,促进我国汽车服务后市场由简单的维护保养向多维度、专业化、系统化
无人货架是一场持久战而非闪电战。2017年下半年是无人货架的甜蜜期,享受着资本追逐的目光,从下半年开始,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有超过50个无人货架玩家入场。所有人都疯了,
J599系列光纤连接器及其光缆组件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雷达等领域光通信系统。为能快速、准确的分析并判断在使用过程中光纤连接器及其光缆组件的信号传输故障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