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输卵管不同分级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660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不同分级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因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原纳入128例,其中8例失访,剔除研究组),术中对输卵管病变进行分级,依据术中情况选择输卵管造口术或输卵管根部灼断术,术后比较各级输卵管自然妊娠情况,比较Ⅰ、Ⅱ级及Ⅲ、Ⅳ级试孕失败后行IVF-ET(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transfer)的妊娠情况,并分析影响输卵管分级的因素。结果:严格按照评级标准评级后发现120例患者中Ⅰ级17例;Ⅱ级31例;Ⅲ级32例;IV级40例(其中8例行灼断术)。随访28个月,术后自然妊娠率分别为I级47.06%(8/17)、Ⅱ级35.49%(11/31)、Ⅲ级6.25%(2/32)、IV级0%(0/32)。Ⅰ、Ⅱ级妊娠率明显高于Ⅲ级、IV级妊娠率,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卵管积水患者灼断后行IVF-ET助孕治疗组妊娠46.15%(6/13)明显高于灼断前(7.69%,1/13)IVF-ET助孕治疗组,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义(χ2=4.887,p <0.05),Ⅰ、Ⅱ级试孕12个月未孕者29例,其中25例IVF-ET助孕治疗,孕9例(36%,9/25),Ⅲ、IV级IVF-ET治疗65例孕妊娠20例(30.76%,20/65),Ⅰ、Ⅱ级IVF-ET妊娠率与Ⅲ、Ⅳ级IVF-ET妊娠率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相关致病因素发现:盆腔炎患病史、妊娠流产史、不孕年限、婚前性行为史与输卵管的分级有密切关系(P<0.01),盆腔手术史、IUD放置史对输卵管分级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对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应在术中对输卵管状态进行评级,可根据评级结果选择不同的助孕方法,并积极治疗盆腔炎,避免流产与婚前性行为,尽早治疗不孕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