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家重要的代表,他的心性思想在当时是有其独特性的,他对“心”之论述与理解有其鲜明的个人特色。理解“心”在荀子思想中的内涵与地位,对于更客观地理解荀子的思想和扶正荀学在儒家思想之中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探析荀子之“心”,作者以《荀子》一书中的《解蔽》一章为研究重点。在这一章中,荀子提出“虚壹而静”这一关于“心”的修养工夫,其内容蕴含荀子哲学思想的精华。以“虚壹而静”作为中轴,我们顺用荀子的“明分”思想,从二重维度将荀子之心剖析为“天生之心”与“人成之心”。通过对心内涵的分析以及对心的功能的论述,我们可以较为系统地看到荀子之“心”的建构及“心”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荀子之“心”的修养过程是由“天生之心”到“人成之心”的一个转化过程,这是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内在体现,而这个过程需要在心的认知、情感和道德功能的协助下才能圆满完成。以对心之理解为基础,荀子强调以礼义之道而“化性起伪”,寻求一条“内圣”与“外王”得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