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之间的空间错位现象普遍发生。本研究以全国大陆31个省(市区)2007年至2016年的旅游数据为例,使用重力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及二维矩阵模型分析发现我国区域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错位,其中,二者的重心呈现西北——东南的地理位置偏离,就空间错位指数而言,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随着时间发展,各省份的空间错位现状有所缓和,落于“高旅游资源丰裕度-高旅游经济”象限的省份在逐渐增多。本研究在明确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空间错位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发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力度、交通和区位等因素是二者之间空间错位演变的动因。空间错位是否需要进行纠正,这取决于其对旅游经济带来的作用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政府与旅游企业两个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尝试对旅游空间错位的演变过程进行剖析,发现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空间错位的推动力具有差异,政府与市场力量在一直进行博弈。在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的管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随着时间的发展,为了调整错位的合理性,政府的作用在不断的弱化,而更加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本研究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在研究方法上,测度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的得分时采用信息熵赋权更加客观,同时结合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表达了旅游空间错位的演变,在研究方法上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推进;其次,本研究在较长时间跨度下对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进行分析,其错位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示作用;最后,结合空间错位理论与演化博弈理论,从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空间错位的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