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本中心45例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病例,探究覆膜支架应用于预防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ERCP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因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行ERCP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病例分为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支架组(A组)、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无支架组(B组),收集两组术前性别、年龄、血压、体温、凝血功能、疾病类型、血常规,术后血红蛋白、呕血、黑便、引流管引流液情况,术后并发症(胰腺炎、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胆道感染、术后黄疸)发生率。使用SPSS Version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纳入符合标准的病历45例,A组(n=11,),B组(n=34,),男性24例,女性21例。其中,A组:男性5例(45.45%),年龄59±4.18岁,女性6例(54.55%),年龄64.17±11.44岁;B组:男性19例(55.88%),年龄59.47±11.76岁,女性15例(44.12%),年龄59.87±7.99岁。A组:年龄61.82±8.93岁,B组:年龄59.65±10.13岁(t=0.634,p=0.53,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凝血酶原、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两组无明显差异,A组12.26±1.05,B组12.09±0.98(P=0.65,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出血症状发生率,A组9.1%(黑便1例,鼻胆管引流见血性液体1例,血红蛋白下降>20g/L1例);B组11.76%(呕血2例,黑便4例,鼻胆管引流见血性液体4例),A组较B组术后出血症状发生率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A组较B组减少:术后3小时复查血红蛋白下降量:A组4.27±1.85,B组8.50±6.17(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2小时复查血红蛋白下降量:A组5.82±4.45,B组10.18±6.53(P<0.05,有统计学意义)。4.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别:A组:术后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9.1%,术后感染9.1%,总发生率18.18%。B组:术后胰腺炎2.94%,术后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8.82%,术后感染2.94%,术后黄疸2.94%,总发生率17.64%。(对两组数据进行c2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置入覆膜支架对预防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ERCP术后出血具有一定效果,并且覆膜支架无明显增加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其他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覆膜支架是一种预防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ERCP术后出血有一定效果并且安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