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中医脏腑情志相关理论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探讨抑郁对SLE患者依从性、中医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得到SLE患者的HAMD量表结构。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的80例SLE患者,用HAMD量表、生活质量量表、中医症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评价SLE患者并发抑郁的危险因素。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Logistic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评价抑郁对SLE患者依从性、中医症状、生存质量的影响。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评价HAMD量表在SLE患者中的结构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存在抑郁状态者68人,存在抑郁障碍者32人。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状况、激素用量、SLEDAI、病程、家庭疾病史等因素并非抑郁的危险因素,中医症状中乏力(1.181)、月经失调(1.728)是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呈正相关。抑郁对SLE患者的依从性无明显影响,并发抑郁障碍的SLE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较高。SLE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心理领域得分最低(55.94±15.991分,中位数56.25分),并发抑郁障碍的SLE患者在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较低(P<0.05),且控制其他因素后HAMD总分与生存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SLE患者的HAMD量表由8个公因子组成,总贡献量65.619%。分别命名为认知障碍因子、睡眠障碍因子、兴趣因子、躯体焦虑因子、迟缓因子、自知力因子、性症状因子、体重因子。结论:抑郁是脏腑病变及功能失调的表现之一,SLE累及患者多个脏腑,以心脾肾为主,可导致各种中医症状的产生,同时伴随情志的变化。中医症状如乏力、月经不调是抑郁的危险因素。抑郁可影响患者中医症状及生存质量,应予以干预,以中医治疗调整脏腑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