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冠脉即刻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在体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致死率较高的一类常见的心肌缺血性疾病,及时的血运重建有助于减少心肌的损伤,但是心肌梗死再灌注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再灌注心肌损伤。不恰当的炎症反应是发生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许多研究提示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剧烈的炎症反应环境下可以通过对免疫细胞的调控来调节炎症反应。所以从调节炎症的角度,移植MSCs改善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时间点应该在再灌注开始后。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AMI再灌注后即刻经冠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改善心肌损伤,促进心肌修复及调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优化AMI再灌注损伤的干细胞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体外扩增培养HUCMSCs,并以Ferumoxytol-PLL标记HUCMSCs,流式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物;2、球囊封堵实验用小型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90分钟,恢复血流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3、实验分组:分为三组:(1)对照组:猪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即刻经冠脉注入PBS;(2)HUCMSC组:猪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即刻经冠脉注入5x10~7的HUCMSCs;(3)HUCMSC+Cs A组:再灌注前20分钟静脉滴注Cs A,猪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即刻经冠脉注入5x10~7的HUCMSCs;4、移植前、移植后24h、1周及2周进行CMR影像学检查,T2*观察移植细胞归巢情况;心肌首过灌注成像观察局部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延迟增强观察梗死心肌体积;心脏电影成像观察局部心脏功能状态;5、2周后处死动物,取梗死、梗死周围区及正常区包埋固定并制作石蜡切片;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含铁细胞的分布;Masson染色检测局部心肌胶原沉积;Ki67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增殖情况;v WF免疫组化观察血管新生情况;Caspase3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凋亡情况;CD68免疫组化检测心肌局部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CD3免疫组化检测T细胞的浸润情况;TUNEL和CD3免疫荧光双染检测T细胞的凋亡;Ki67和CD3免疫荧光双染检测T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Fox P3+细胞在心梗区的分布;不同的时间点(造模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24h、4天、7天、14天)外周血中提取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Treg(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研究结果:1、传代培养至P6后HUCMSCs表面标志物无变化,高表达CD73、CD90、CD105、CD44,低表达CD19、CD11b、CD34、CD45、HLA-DR、HLA-DQ。2、延迟增强成像显示各个检测时间节点HUCMSC组较对照组梗死体积均要小(P<0.05);术后HUCMSC组和对照组的LVEF均较术前有所下降,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心肌首过灌注显示HUCMSC组移植后24h心梗核心区灌注值低于对照组(P<0.01),1周后HUCMSC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HUCMSC组未发现明显的T2*WI低信号影;HUCMSC组普鲁士蓝染色可见多处片状蓝染颗粒细胞;HUCMSC组胶原沉积面积比低于对照组(p<0.05);HUCMSC组梗死核心区及梗死周边区新生血管密度要高于对照组(p<0.001);Ki67检测显示HUCMSC组在心梗区和心梗周边区的增殖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01);Caspase3检测显示HUCMSC组在心梗区和心梗周边区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HUCMSC组在梗死核心区CD3阳性T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而梗死核心区CD68阳性巨噬细胞HUCMSC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HUCMSC组CD3阳性T细胞的凋亡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梗死核心区Fox P3+细胞HUCMSC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4天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上升,显著高于HUCMSC组(P<0.05)。结果显示AMI再灌注后即刻经冠脉移植HUCMSCs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的作用来实现。3、干细胞移植的同时加用Cs A后,发现HUCMSC+Cs A组梗死体积高于HUCMSC组(P<0.05);术后各时间节点HUCMSC+Cs A组LVEF下降显著,明显低于HUCMSC组(p<0.001);心肌首过灌注显示各个时间节点HUCMSC+Cs A组均低于HUCMSC组;普鲁士蓝染色HUCMSC+Cs A组蓝染颗粒细胞数较HUCMSC组少(P<0.01);HUCMSC+Cs A组胶原沉积面积比高于HUCMSC组(p<0.05);HUCMSC+Cs A组梗死核心区及梗死周边区新生血管密度要低于HUCMSC组(p<0.001);HUCMSC+Cs A组在心梗区和心梗周边区的增殖细胞数低于HUCMSC组(p<0.001);HUCMSC+Cs A组在梗死核心区CD3阳性T细胞明显低于HUCMSC组(p<0.001);HUCMSC+Cs A组CD3阳性T细胞的凋亡率要高于HUCMSC组(p<0.001);梗死核心区Fox P3+细胞数HUCMSC+Cs A组明显少于HUCMSC组(p<0.05)。结果显示免疫抑制剂抑制T细胞的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后,逆转了即刻经冠脉移植HUCMSCs后对AMI再灌注后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结论:再灌注即刻经冠脉移植HUCMSCs是治疗AMI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合适方案。HUCMSCs通过和T细胞的相互作用调节炎症反应,继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是指同一基因型受环境的不同影响而产生不同的表型,受亲本效应和发育可塑性的影响。亲本效应(parental effect)是指双亲除基因之外的其他因素对后代表型的影响。发育可塑性特指个体在发育阶段中外界环境对性状表达的影响。不同繁殖方式(卵生、卵胎生)的鱼类,其亲本效应对子代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热适应性是指鱼类在遭遇不同的温度时,会有一些调节机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背景下,政务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型政府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它通过将政府部门的一些行政权力集中在一起,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新型办事体验,其在节约公众办事成本、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作为政府与公众交互的前沿阵地,如何给企业与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成了各地政务服务中心面临的重要
对比短语学旨在发现和描述对应或对等的跨语言意义单位,尤其关注其双语对等地位。扩展意义单位模型是目前对比短语学的主要理论框架,它由节点词、词语搭配、类联接、语义趋向和语义韵组成。其中,语义韵传达了整个意义单位的态度意义,反映了说话者的交际目的,在词汇和语法项选择中趋于起统领作用,是意义单位发生移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不过,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书面表达文本中的语义韵特征,而口语特别是口语会话的语义韵研究则鲜有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人们对于衰老过程的研究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一类与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分子。随
本翻译报告选用萨摩亚政府颁布的《2018酒精管制法》为翻译材料,该材料的内容是在萨摩亚投资酒精行业,制造酒精应该遵守的法律规章。源文本是法律文本类型,其特点是法律术语众多,句式复杂且长难句较多。报告首先介绍项目背景及其翻译意义,译者交代了源文本的来源,和法律文本翻译面临的问题和本翻译任务的意义。其次是译前准备介绍和译后校对,另外译者介绍了该法律文本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文本词汇特点和文本句式特点。译
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种群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方法是利用微分方程来刻画种群增长规律.本文主要考虑具有功能反应函数的捕食-食饵模型和GilpinAyala竞争模型受到噪声扰动的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不断提高,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设备在不断朝着小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智能固件将会在未来生产生活中成为主题。而不断密集的IC电路也将会产生大量能量损耗和热流密度增大所带来的影响。电子芯片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热,使的其整体温度升高到足以产生热应变的程度。因此,对电子芯片进行温度控制已经成为电子芯片应用的关键问题。目前以液体为冷却体的微通道换热器技术可以有效的对电子设
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管理岗绩效薪酬制度现状的分析,以及对JDGY学院管理岗绩效薪酬制度的研究,结合对教职工的深入访谈,总结出了JDGY学院现有绩效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了解到管理岗教职工对现有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存在的诉求,为了解决现有绩效薪酬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满足管理岗教职工的合理诉求,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本文对绩效薪酬制度的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其中文献法能
目的N-myc下游调节基因1(NDRG1)在多种肿瘤中下调,并与其恶性生物学行为和不良预后呈正相关。本课题研究胃癌中NDRG1的表达,以及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DNA甲基化、预后和相关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1、从Pub Med、Web of Science和CNKI中下载关于NDRG1的文献,经过一定条件筛选后,使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2、使用Wester
北京市的地下水资源随着城市发展进程越来越显不足,目前市区平原区地下水已经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紧缺的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北京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瓶颈,在当前环境下,地铁建设工程中地下水控制采用止水方案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推动促进地铁工程地下水控制施工升级转型的历史机遇。因此在北京地区地下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以学院桥站-西土城站区间盾构井作为试验竖井,对深基坑硬咬合钻孔桩止水效果及开挖变形展开研究,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