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教师教学支持感、教学适应感和教学投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及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等统计方法,以教师教学支持感为自变量、教学适应感为中介变量、教学投入行为为因变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过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提出研究假设及问卷题项。在对已有的教师教学支持、教学适应及教学投入行为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后,提出教师教学适应感受教学支持感的影响,教学适应感又影响教学投入行为的假设,并且在参考相关测量题目的基础上自编本次研究的测量表。第二部分是对教师教学支持感、教学适应感及教学投入行为量表的修订。本研究选取甘肃省武威市中小学563名教师作为被试,运用相关的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研究测量表,量表三个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3-0.847之间。经过检验,修订以后的教师教学支持、适应、投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本研究的理论构想。第三部分运用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等统计方法,考察教师教学支持感、教学适应感和教学投入行为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三个变量的特点及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教师教学支持感在影响教学投入行为过程中教学适应感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得出:1.教师教学支持感与教学适应感显著正相关,即受到教学支持感越强的教师对教学的适应感越好;教师教学适应感与教学投入行为显著正相关,即教学过程中适应感越好的教师在教学中更能采用各种教学投入行为;教师教学支持感与教学投入行为显著正相关,即越是感受到教学支持的教师越加采取各种教学投入行为。2.教师教学适应感在教学支持感与教学投入行为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这说明教师教学支持感通过教学适应感对教学投入行为产生影响。3.中小学校男性教师之间的教学适应感相差不大,但小学女性教师的教学适应感强于中学女性教师;小学的男性教师的教学投入行为弱于中学的男性教师,小学女性教师的教学投入行为强于中学女性教师。4.本次研究提出的假设:教师教学适应感受到教学支持感影响且自身又影响教学投入行为得到了验证,各项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投入行为的重要性,受到教学支持感和教学适应感的保证,教学适应感是教师能否获得教学支持的体现,这也是更有效教学投入行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