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FP标记基因法研究菜豆根瘤菌的竞争性和有效性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株分离自四川省攀枝花和18株引自云南省的菜豆根瘤菌,共20株,接种于四川省攀西地区常用的三个菜豆品种A:江蔬——81—6,B:金祥种业—地元宝2号,C:正兴红花青荚架豆,进行无菌砂培试验。通过测定结瘤数、鲜瘤重、株高、植株干重等指标,评比出1株有效性高、与三个品种相匹配的菌株SC18。应用三亲本杂交技术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cfp基因标记,结果得到cfp基因标记菌株SC18- cfp。随机挑取10个转移结合子SC18- cfp-1,SC18- cfp-2,SC18- cfp-3,SC18- cfp-4,SC18- cfp-5,SC18- cfp-6,SC18- cfp-7,SC18- cfp-8,SC18- cfp-9,SC18- cfp-10,进行纯化,检测。通过无菌砂培试验,进行了标记菌株与出发菌株在三个品种上的差异性检测,选出一株在瘤数、植株干重、叶绿素含、全氮含量等各方面指标与出发菌株最为接近的标记菌株用于控制条件下的田间小区试验,比较标记菌株与土著菌株在三个品种上的竞争结瘤能力,结果表明: 标记基因cfp在SC18- cfp中得到表达,通过纯培养连续转接多次后,发光特性仍然稳定,与出发菌株相比,SC18- cfp的生长速率没有显著改变。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标记基因对受体菌株的竞争结瘤能力和固氮有效性的影响。在标记菌株与出发菌株等量接种的前提下,比较二者的竞争结瘤能力,结果显示,标记菌株形成的根瘤的占瘤率与50%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标记菌株的竞争能力与出发菌株相比没有发生显著性改变。这表明使用cfp基因标记技术研究菜豆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是可行的。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SC18的竞争结瘤能力比土著根瘤菌强,在三个品种上的占瘤率与土著菌相比差异都达到了显著。同时结合有效性比较试验筛选出1株与菜豆品种相匹配的高效的菌株,可用于攀西地区的菜豆接种。
其他文献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最重要、最基本的莫过于土地资源。农用地利用由外延式的粗放利用向内涵式的集约利用的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的必
  本文主要对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土壤磷素一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保护地蔬菜栽培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基地的土壤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培养和化
有机肥料由于其诸多的优越性,历来在施肥中都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发生石油危机的80 年代初一些学者提倡的“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到90 年代初提出的“持续农业”,都有人特别强调有机肥料的作用。但是施用有机肥料同于施用化学肥料,随外界条件的不同也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不同影响。本文通过全程密闭通气,土柱模拟淋洗和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对有机肥在土壤中的氨挥发,淋洗特征及对大田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