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株分离自四川省攀枝花和18株引自云南省的菜豆根瘤菌,共20株,接种于四川省攀西地区常用的三个菜豆品种A:江蔬——81—6,B:金祥种业—地元宝2号,C:正兴红花青荚架豆,进行无菌砂培试验。通过测定结瘤数、鲜瘤重、株高、植株干重等指标,评比出1株有效性高、与三个品种相匹配的菌株SC18。应用三亲本杂交技术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cfp基因标记,结果得到cfp基因标记菌株SC18- cfp。随机挑取10个转移结合子SC18- cfp-1,SC18- cfp-2,SC18- cfp-3,SC18- cfp-4,SC18- cfp-5,SC18- cfp-6,SC18- cfp-7,SC18- cfp-8,SC18- cfp-9,SC18- cfp-10,进行纯化,检测。通过无菌砂培试验,进行了标记菌株与出发菌株在三个品种上的差异性检测,选出一株在瘤数、植株干重、叶绿素含、全氮含量等各方面指标与出发菌株最为接近的标记菌株用于控制条件下的田间小区试验,比较标记菌株与土著菌株在三个品种上的竞争结瘤能力,结果表明: 标记基因cfp在SC18- cfp中得到表达,通过纯培养连续转接多次后,发光特性仍然稳定,与出发菌株相比,SC18- cfp的生长速率没有显著改变。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标记基因对受体菌株的竞争结瘤能力和固氮有效性的影响。在标记菌株与出发菌株等量接种的前提下,比较二者的竞争结瘤能力,结果显示,标记菌株形成的根瘤的占瘤率与50%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标记菌株的竞争能力与出发菌株相比没有发生显著性改变。这表明使用cfp基因标记技术研究菜豆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是可行的。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SC18的竞争结瘤能力比土著根瘤菌强,在三个品种上的占瘤率与土著菌相比差异都达到了显著。同时结合有效性比较试验筛选出1株与菜豆品种相匹配的高效的菌株,可用于攀西地区的菜豆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