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们在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基础下,开始追求精神生活方面的满足。由于广场舞几乎零成本,简单易学的特征,热闹欢快的感染力以及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广场舞的队伍,随着各种类型的音乐跳动起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广场舞作为一项城市基层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就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中以雨后春笋般的势态发展起来。广场舞不仅丰富了昆明市城市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群众健身运动的需求,同时在建设城市文明,凝聚社会力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因为活动场地的不足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欠缺、噪声扰民及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给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对现有文献和理论进行了梳理,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昆明市江岸社区、永昌小区、桃园广场以及翠湖公园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选取部分附近的居民和舞队领舞者进行了谈话,采用调查、文献资料、定量分析等主要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对现有关于广场舞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支撑本论文写作的几个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其次从艺术史和社会变迁的角度下探索了广场舞的历史起源、兴起和发展。再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用定量分析法概括出昆明市城市社区中广场舞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并从现状中总结出目前昆明市广场舞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调查数据和前文的分析,从多元共治理论、外部性理论及社会冲突理论的视角下,分别从政府、社区、社会个体的角度给出解决当前昆明市广场舞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可能的对策与建议。笔者认为促使现代广场舞兴盛的因素来自政治手段、社会变革、人情交往等各个方面。目前昆明市广场舞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噪音扰民、群众冲突、场地基础条件差、缺乏专业体育艺术指导等,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不足,无规范性管理条例以及社区基层、居民的自我治理意识差。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给出以下可能的建议及措施:一是政府层面,相关部门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指导广场舞健康发展的政策,加快立法进程,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相关的法治宣传;二是社区基层层面,居委会、社会组织团体要发挥协调和引导作用建立适用于自身社区的、有效的广场舞自治模式;三是居民个体层面,提高居民的公共道德建设,培养居民“主人公”意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只有引导广场舞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通过规范性的手段解决好舞者与居民、舞者与舞者及舞者与社区之间的问题,才能使广场舞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