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对于创新的社会建构、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化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同时也是转变学生化学学习方式、推动化学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问题意识越来越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重视,但问题意识的整体研究水平还处于萌芽阶段,已有的这方面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经验水平或单纯理论探讨阶段,而对于“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它包含哪些要素?”、“如何衡量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弱?”、“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等实质性的问题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研究。鉴于此,本课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并结合化学这一具体学科,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思维的最新研究,给出了我们对问题意识的界定;通过文献资料分析、问题意识在发现和提出问题中的作用分析以及相关统计分析,得出问题意识由四个要素构成,并形成了高中生化学问题意识强弱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问题意识强弱的调查,利用相关法和系统论的观点确定了问题意识的影响因素。调查和研究的结果表明:(1)目前我市高中生的化学问题意识整体处于中等发展水平,高中生化学问题意识的各要素的发展现状是不平衡的,其中原动力要素水平和调节要素水平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而学生化学问题意识中的认知要素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更是较低。另外,每个要素的子要素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动力要素方面:对于好奇心,主要差异表现在“好思考”和“对问题的敏感性”上;对于探究欲,主要差异表现在“探究活动的持续性”上;对于批判,主要差异表现在批判技能的差异上。调节要素方面:元认知中的计划性和监测性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调控性和评价性发展水平较低;对于问题的意志性品质方面,主动性、坚持性和果断性的发展水平较为均衡,而自制力发展水平较低。认知要素方面:观察力水平处于良好水平,问题指向和问题表达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水平较低。(2)问题意识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我们利用相关统计和系统论的观点,得出高中生化学问题意识受内因和外因两大因素影响,内因主要是学生的探究动机—探究欲、批判技能、问题的意志性品质和必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外因主要是学习环境。即学生的探究欲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动力;学生的批判技能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