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拥有众多天然甜味剂的大国,这些天然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甜味剂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甘草甜素、甘草黄酮、甜菊糖等都是常见天然甜味剂。而且,不同于其它甜味剂,上述甜味剂山于它们所具有的特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抗炎、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目前,天然甜味剂的提取与精制是制约甜味剂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甜味剂的提取,仍限于传统方法。因此,针对天然甜味剂开发出一条绿色、无污染、高提取率的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大孔吸附树脂(MAR)分离纯化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并有部分成果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然而,关于如何实现应用MAR技术分离纯化甘草甜素、甘草黄酮、甜菊糖的工作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同时提高吸附量、解吸量和产物纯度。本论文对甘草甜素、甘草黄酮、甜菊糖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一、甘草酸和甘草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通过复合酶-氨性醇提取法对甘草中的甘草酸进行提取,并采用MAR混合床技术对其进行分离,以吸附量、吸附率、解吸量、解吸率等为指标,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作为检测手段,通过MAR对甘草酸和甘草黄酮的静态吸附/解吸,实现MAR对甘草酸和甘草黄酮的分离,获得高纯度甘草酸和甘草黄酮,实验结果显示:(1)采用氨性醇-复合酶法对甘草中的甜味剂甘草甜素进行提取,结论如下:酶解温度Tr=40℃,复合酶用量V=25mL,固液比r=1:20,浸提时间t=1.5h,浸提液pH=8,浸提次数n=3,浸提温度T=45℃,浸提液V(CH3CH2OH)∶V(H2O)=7∶3氨水用量V(NH3·H2O)=0.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甘草酸提取率可达87.56%,提取量13.15mg/g。结果表明氨性醇-复合酶提取法的提取率远大于传统方法。(2)采用14种不同极性的MAR对甘草甜素进行分离纯化研究,根据MAR性能参数和甘草酸分子的结构参数相匹配原理,对MAR进行筛选,获得的对甘草甜素分离效果最好的MAR混合床为LZ-49+LZ-51+LZ-54+LZ-66,其质量分配比为m(LZ-19)∶m(LZ-54∶mLZ-66=1:1:1:1,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通过HPLC测得MAR对甘草甜素吸附回收率F=80.00%、解吸率D=88.00%、吸附量qa=80.15mg/g、解吸率qe=70.53mg/g,纯度可达到85.00%以上(3)采用19种不同极性的MAR对甘草黄酮进行静态吸附/解吸实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吸附残液和解吸液中的甘草黄酮进行测定,筛选出的最优混合床为LZ-50+LZ-59。之后优化吸附/解吸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吸附温度、吸附pH、解吸温度、解吸pH等)并研究不同模型对其吸附机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LZ-50+LZ-59,混合床对甘草黄酮的吸附的吸附率F=75.00%,解吸率D=89.23%,吸附量qa=15.24mg/g,解吸量qe=13.60mg/g,纯度可达到80.00%以上二、甜菊糖苷的分离纯化研究综合前期工作中对甜菊糖苷粗提物分离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采用4种不同极性的MAR对甜菊糖粗提物进行动态吸附/解吸实验,通过HPLC对吸附量和解吸量进行测定,筛选出对甜菊糖分离效果最好的混合床为LZ-72、LZ-73、LZ-75,质量比为m(LZ-72):m(LZ-73): m(L.z-75)=3:1:3,研究MAR混合床对甜菊糖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MAR对甜菊糖的吸附为多分子层物理吸附。优化后所得最佳艺条件为:吸附液pH=6,吸附温度为35℃,吸附135min,解吸液60%乙醇,解吸温度40℃,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经过一个周期的动态吸附/解吸,所得甜菊糖产品的纯度可达到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