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商用车产业经过60余年发展,建成了以一汽、东风、上汽等为代表的多个大型商用车企业集团,拥有较完整的商用车产品系列和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商用车产业集群,商用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正由世界商用车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西南地区与国内其他商用车产业集群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商用车工业产值以及主营业额的全国占比很小,商用车产业链不完善。青白江商用车园区作为西南地区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之一,虽符合国家《商用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但尚存在起步晚、经验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上游产业链不完整等制约因素。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市场失灵,我国在产业发展上利用有形的“手”进行调控。和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一样,中国把汽车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进行鼓励和扶持,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后,四川省、成都市也出台了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对青白江商用车产业基地作出了重要部署。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引导发展商用车产业作引子,从已形成的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商用车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出发,研究我国商用车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提出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青白江商用车生产基地为例,重点讨论政府如何引导商用车生产基地发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