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这类结果性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是考试中经常考核的内容,教师比较重视,教学中落实得比较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点,难以进行直接的观察、测量和评价,因此,考试中几乎没有对情感目标的考查,且从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对于如何落实情感目标更是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方法。在现实的教学中,化学教师对情感目标的落实比较随意,有的甚至忽略情感目标。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提出了“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落实情感目标”的研究课题,以期给中学化学教师在情感目标的落实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本文在查阅、分析国内外对情感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情感的心理学、元认知理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情感领域、以及格式塔心理学为主要理论支柱,在新课改理念和《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构建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落实情感目标的流程和实施的4个原则: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阶梯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提出了: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全面分析教材和学生学情,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详细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有机整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开发课堂生成的动态情感因素,以情施教、师生情感交融;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检测单元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落实情感目标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基于上述的理论构想,我们在广西桂林永福县二中高一66班进行了实证研究。以2002年的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册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将此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并结合《碱金属》、《物质的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进行详细的阐述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运用阶段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量表对学生的情感变化进行动态研究,最后,结合学生化学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多种方法,收集事实证据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落实情感目标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化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成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部分—整体”的思维方式。尽管本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研究时间和本人的教学实践能力、研究能力有限,本课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研究结论还有待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