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宁市饮用水水源地目前面临着结构单一、水污染严重、应急网络供水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安全防护体系和保障措施薄弱等问题。本文通过资料调阅、现场调查走访及实地考察、专家讨论、问卷调查、采样分析等方法,对南宁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相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相关规划内容和供水、排水状况、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等信息全面熟悉记录,得出:(一)通过调查现用水源地、备用及规划水源地供水、水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状况,分析南宁市水源地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及达标状况。从南宁市17条内河生活污水、工农业生产污水包含的主要污染物(COD和NH3-N)排放量进行测算。在两种假设情景下情景一:2016年和2020年生活污水总处理率、工农业污染物排放量与基准年(2012年)的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根据污染物排放结合水源地水涵养功能区对水质进行预测,2016年和2020年邕江饮用水水源地COD和NH3-N浓度均可以满足相应的水环境功能区要求;情景二:2016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2020年为95%,工农业污染源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根据污染物排放结合水源地水涵养功能区对水质进行预测,2016年和2020年邕江饮用水水源地COD及NH3-N浓度均能满足水环境功能区要求,但情景一的17条内河2020年COD和NH3-N纳污量逐年升高,水源地存在一定环境安全隐患风险。(二)根据生态功能区划原则与方法,基于生态学基础理论与多元数量分析、卫星遥感解译,对南宁市河流型和湖库型两种典型水域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测算1个河流型和9个湖库型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大小,评估河流和湖库周边生态环境涵养水源的能力。得出:(1)南宁市河流型生态系统(左江—右江—邕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普遍很低,500米缓冲带水源涵养指数变化幅度为17-35.9,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要素结构比例为1:0.6-1.6;5公里缓冲区较500米缓冲区水源涵养功能略有提升,缓冲带生态环境水源涵养功能提升26.6-39.8,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要素结构比例为1:1-1.2。(2)南宁市湖库型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相对河流型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较好,9个湖库水源涵养功能排序情况是:凤亭水库>峙村河水库>屯六水库>西云江水库>老虎岭水库>天雹水库>东山水库>大王滩水库>龙潭水库,东山水库、大王滩水库、龙潭水库水源涵养功能相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