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改革使非流通股获得了在二级市场上的流通权,改变了股东的获利方法,股东可以通过减持获取收益。同时,近年来经济环境加速冲击实业发展,企业发展正面临一波新的改革浪潮,要求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技术、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等的改革与创新。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投资者只想抽身离开,纷纷开始进行减持套现,甚至出现了多家上市公司创始人股东大规模减持乃至清仓减持。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股东减持的动因和后果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大股东”的研究,而对“创始人”这一特定主体减持的动因与后果尚未进行比较和区分;另外,对股东减持的动因和后果研究大多以理论研究方式展开,进行案例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以上两点展开。本文以大股东与创始人减持动因与后果的比较分析作为文章切入点,运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创始人减持背后深层次动因和减持带来的后果,并在文章最后给出相关结论。正文部分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有关创始人减持的现状,解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全文写作奠定基调。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部分,该部分对内部人交易和大股东减持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第三部分是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部分,该部分对创始人、创始人减持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详细阐释了掏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控制权收益理论,将其作为本文的基础理论;该部分重点在于构建文章关于创始人股东减持动因及后果的理论分析框架,形成文章理论分析基础。第四部分是永大集团创始人股东减持的案例介绍部分,该部分对永大集团创始人股东减持的背景进行了介绍,系统描述了永大集团创始人股东七次减持情况。第五部分是永大集团创始人减持动因及后果分析部分,该部分根据永大集团具体情况总结了创始人减持的特征,结合创始人减持的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了永大集团创始人股东的减持动因和后果。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部分,通过对创始人减持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对永大集团创始人减持案例的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本文研究发现,创始人大规模减持不仅反映了他们具有掏空上市公司的心理动机,还反映了由于具有内部人身份,他们确实拥有从上市公司攫取大量利益的能力和机会;此外,本文还发现作为公司治理重要参与者的创始人,其清仓减持会引发相应的公司治理问题,对企业经营业绩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从而增加企业经营风险,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是由公司关键治理人员变更和创始人减持过程中选择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的受让方所导致的,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的治理机构和战略方针会随着创始人的离开做较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