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肿瘤(tumor,neoplasm)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约在100/10万人口以上,每年约9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人们不断的拓展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宽度与深度,生物治疗是在传统的肿瘤治疗模式上发展起来的第四种治疗模式,生物疗法与其他疗法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它可以帮助机体恢复同肿瘤细胞作斗争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生物治疗产生的大量特
异而有效的免疫效应细胞可以对体内残存肿瘤细胞具有更直接更有效的杀灭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能够吞噬、处理肿瘤抗原并把抗原信号传递给淋巴细胞,并且这种处理抗原的能力在体外要远远高于体内的其他提呈细胞,从而引起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在细胞免役调节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是首先在结肠癌病人的血清中发现的一种球蛋白,在原发性结肠癌患者CEA增高占45-80%;食道癌、腺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统的肿瘤阳性率也很高,一般在50-70%。CIK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IK)溶瘤作用是非MHC限制性的,即不受癌症组织类型的限制,因此对任何一种癌症均有杀灭作用。我们选择CEA阳性的恶性肿瘤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采用CEA重组基因痘苗(CEArecombinantvirus,CEA-rV)负荷脐血来源DC后,再诱导抗原特异的CIK细胞,研究其对CEA阳性恶性肿瘤原代细胞杀伤活性作用。
目的:用CEA-rV负荷脐血来源DC后,再诱导CEA抗原特异的CIK,研究负载了CEA-rV的DC和CIK共培养后对CEA阳性原代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的作用。
方法:选取临床上血清学检测CEA表达增高的肿瘤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对CEA-rV进行扩增和滴度测定。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带血单核细胞(cordbloodmononuclearcell,CBMC),分别诱导DC、CEA-rV负载DC和CIK细胞,并与CIK混合培养诱导CEA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EA-rV-DC-CIK组)、并且设计无CEA-rV负载的DC和CIK细胞混合组(DC-CIK组)、单纯CIK组、CEA-rV-DC-单个核细胞组和单个核细胞组。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DC的形态和胞内结构和原代肿瘤细胞的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DC和CIK的分子表型;MTT法测杀伤活性。
结果:在负荷CEA抗原多肽的DC的共同培养下,所诱导的CEA抗原特异性的CIK对CEA阳性原代肿瘤细胞具有抗原特异的杀伤活性。①CIK细胞较CBMC对原代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提高(52.3%和48.5,P<0.05)。②CEA-rV-DC-CIK对CEA阳性原代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DC-CIK细胞(P<0.001)。③CEA-rV-DC-CIK和CEA-rV-DC-CBMC比较,发现在相同抗原刺激下CIK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CBMC(P<0.001)。④DC-CIK组和CIK组比较后发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CEA-rV负载DC和CIK混合培养对CEA阳性原代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能力明显提高(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