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一次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和“教育公平”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而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还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这只是解决了他们的物质贫困,无法解决他们深层次的思想、心理、能力、品质等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对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发挥的现状进行梳理,特别是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从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本文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民办高校资助工作育人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对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发挥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考察。然后结合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紧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仅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单向性帮助,忽视了其主体性的发挥、资助工作条块分割,未在全校形成育人合力等。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发挥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具体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发挥,还存在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和改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生为本”,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形成育人合力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