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DPC码是Gallager最早于1963年提出的一种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分组码.之后,在Turbo码巨大成功的带动下,Mackay等人重新研究了它,并发现LDPC码具有逼近香农限的特性.现在,LDPC码已经成为纠错编码领域里的研究热点,它在许多领域具有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空间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个人通信系统,ADSL,WLAN以及磁记录设备等.该文对LDPC码在CDMA系统中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个CDMA系统仿真模型,这个模型包括编码器、调制器、扩频、信道、信道估计、Rake接收、解调器、解扩、译码器.利用上述模型,我们仿真比较了:(1)正则LDPC码、在具有边信息的非相关瑞利衰落信道下优化的非正则LDPC码以及Turbo码在不同信道环境下的误比特率和误帧率;(2)正则LDPC码、在具有边信息的非相关瑞利衰落信道下优化的非正则LDPC码以及Turbo码在不同扩频增益、码率和码长条件下的误比特率和误帧率.通过仿真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误比特率和误帧率的首要因素是信道环境;(2)在相同条件下,在具有边信息的非相关瑞利衰落信道下优化的非正则LDPC码的性能优于正则LPDC码和Turbo码;(3)在相同条件下,LDPC码的误帧率明显小于Turbo码的误帧率;(4)在车辆测试环境下,通过提高扩频增益,降低码率,增加码长都能使误帧率和误比特率明显下降.该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LDPC码的背景和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进展;第二章介绍了LDPC码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码的结构、编码算法、译码算法、应用进展和实现;第三章讨论了移动信道的特点和模型;第四章着重研究了该文使用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模型和Rake接收、信道估计;第五章给出了LDPC码在CDMA系统中的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第六章是该文的结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