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与护理工作紧密相关,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成立“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小组,应用品管手法对全院住院患者的检验分析前各个环节进行护理干预,降低住院患者分析前标本的不合格发生率。 方法: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为QCC活动前即2013年6月~10月不合格检验标本的资料;QCC活动干预组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3月所有住院检验标本。运用QC手法解析分析前各环节产生不合格标本的要因,拟出对策措施,加以控制管理,对比QCC活动前、后的效果差异。 结果:1.不合格标本的原因:依次为标本量不符合要求、溶血、未按要求留取、凝固、用错容器、采集错误、送检超时或错误、条码错误、污染等与责任心不强、知识缺乏、操作不规范等相关,其中溶血、凝固为血液标本不合格主要原因。 2.不合格标本分布:不合格标本以血、尿液标本为主约占80%,其中血液标本约占70.3%,约51.7%的不合格血液标本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液肿瘤科。 3.QCC活动前、后比较:活动前住院标本总数为168,610例,不合格标本707例,活动后有住院标本175,755例,不合格标本218例,不合格发生率由4.19‰降至1.24‰(P<0.01),其中血标本不合格率由4.58‰降至1.16‰(P<0.01),尿标本不合格率由3.54‰降至1.09‰(P<0.01)。 结论:1.通过成立QCC活动找出了住院病人检验标本分析前形成不合格标本的的各种原因。 2.改善了引起不合格标本的各种原因,特别是改善了人为因素产生的不合格标本。 3.降低了住院病人检验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的发生率,尤其是血液、尿液标本的不合格发生率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