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前病变不同证型舌象特征与血清PGⅠ、PGⅡ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舌象特征与血清PGⅠ、PGⅡ以及不同证型的分布情况,初步探讨癌前病变的中医病机,为该病有效、准确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PLGC患者,对其进行舌象信息的采集、记录四诊资料、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测数据、不同证型分别建立数据库,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交叉比较,分析舌象与血清PGⅠ、PGⅡ以及不同证型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PLGC患者舌象表现,其中舌色以暗红舌、舌形以舌体正常者、苔色以腻苔最为多见。  2.PLGC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多为肝气犯胃型、胃络瘀血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脾胃虚弱型。其中以见肝气犯胃型、胃络瘀血型和脾胃湿热型最为多见。  3.PLGC患者舌象表现以舌色中暗红舌、青紫舌、红舌,苔色中的腻苔、剥脱苔,中医不同证型中的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患者的血清PGⅠ含量低与,而以舌色中青紫舌、苔色中的腻苔,证型中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的PGⅠ/PGⅡ比值下降幅度较大,两者的下降均与胃黏膜萎缩有关,严重者甚至发生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  4.PLGC患者以舌质淡红、苔薄白多见于肝气犯胃型;舌质红或暗红、苔腻或黄厚多见于脾胃湿热型;舌色暗红或青紫、苔腻或有裂纹多见于胃络瘀血型;舌质淡、苔薄白多见于脾胃虚弱型;舌质红、少苔或无苔多见于胃阴不足型。  结论:舌象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血清PGⅠ、PGⅡ有特异性表现,与中医不同证型之间有一定联系,作为早期筛查或诊断该病的客观指标和辨证施治的依据,为患者病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法对糖尿病大鼠成骨细胞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从分子水平部分揭示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内在机理。  方法:健康SD大鼠60
目的:探讨肾虚体质大鼠的形成原因与体质特点,研究肾虚体质与骨代谢指标(血清钙、血清磷)及骨代谢调节因子(IGF-1、TGF-β1)的关系,并从分子水平探讨补肾中药改善肾虚体质的作用环节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ar interstitial fibrosis,TIF)几乎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变过程,以肾小管扩张或萎缩、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等为病理特征。炎症反应是TIF的始动环节之一并贯穿其始终,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对控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的: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