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c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河北承德大窝铺林场不同群落类型4个油松天然种群,和河北承德大窝铺林场、河南伏牛山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甘肃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辽宁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山东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西太岳灵空山、陕西黄龙山蔡家川林场8个地区的油松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分化;利用SPSS17.0等软件对影响其变异与分化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了油松对不同环境因子的适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改良的CTAB-free法加入较高含量的PVP去除多糖和其他次生代谢物,可以消除各种不同干扰物质对DNA提取的影响;利用氯仿:异戊醇(V:V=24:1)抽提2~3次,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油松基因组DNA,满足后续试验要求。(2)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油松I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因素进行4水平的优化试验,建立最优反应体系如下:模板50~60ng;Mg2+ 2.5 mmol/L;4×dNTP 0.25 mmol/L;引物0.4μmol/L;Taq酶1U。根据最优体系筛选出13条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引物,通过梯度PCR确定引物的退火温度,得到油松ISSR-PCR反应的最佳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3℃退火45s,72℃延伸2min,35个循环;72℃延伸7min。(3)13条引物对承德大窝铺林场4个群落类型油松种群检测到180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91.11%, Nei多样性指数(H)0.277 8,Shannon信息指数(I)0.424 9。混交林种群遗传多样性较纯林种群丰富。(4)承德4个群落类型油松种群间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47 8。4个种群间基因流Nm为1.517 4,基因流可以发挥均质化作用,降低局部变异。种群Nei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与林下灌木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著正相关,与林下草本均匀度极显著负相关。群落类型强烈影响着油松种群的多态位点比率,群落的复杂程度与油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显著相关。(5)13条引物对8个地区油松天然种群的样品进行PCR扩增,多态位点百分率(P)达90%以上, Nei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80 9、0.314 1,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425 4、0.471 7。甘肃、宁夏、辽宁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6)8个地区天然油松种群间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河北—河南—甘肃—宁夏试验组种群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68 9,基因流Nm为1.359 1,基因交流水平较低;辽宁—山东—山西—陕西试验组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51 4,基因流Nm为0.922 7,种群发生了强烈的分化。UPGMA聚类分析表明生态型相近的地理种群首先聚类,种群遗传距离的与地理距离间无明显相关性。(7)两试验组表现出对不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对不同气候因子表现为相反的相关关系,不同地域油松种群对各分布区土壤、气候因子从遗传上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机制。
其他文献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独特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能而备受广泛关注。尤其是对称的多芳基小分子化合物,主体本身具有刚性的共轭结构有利于电荷有效的注入和传输,可以作为蓝色有机发光主体材料。本文设计合成了四个不同主体的对称多芳基小分子化合物,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它们的热力学性质和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试,并采用Gaussian 03进行了分子轨道能级的量化计算:以1,4-二(3-噻吩基)萘为主
TSRFCC技术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开发的新型催化裂化技术,该技术可提高原料的转化深度和轻质油品收率,显著改善产品质量。 本论文主要进行了TSRFCC技术的工业应用研究。根据长
本论文以Schiff碱配体与抗磁的过渡金属锌及镧系金属镝合成了11个配合物,确定了其分子结构。交流磁化率测试结果表明,其中10个化合物具有单分子磁性。我们通过调控配体和中心稀土的配位原子和配位基团来改变中心稀土的局域对称性并实现对配体场的微调,结合它们的单分子磁性,研究结构与磁性间的构效关系。主要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以环己二胺缩邻香兰素(H2L1),邻苯二胺缩邻香兰素(H2L2),邻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