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斜视性弱视猫治疗前后视皮质(Visral Cortex,VC)17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改变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ral Evoked Potential,P-VEP)的变化,探讨神经生长因子与视觉发育可塑性的内在联系。方法普通4周龄家猫18只,随机分为3组,斜视组斜视治疗组共12只猫4周龄时接受右眼外直肌切除术,术后4周经P-VEP检测确定为弱视后,于12周龄处死。其中治疗组6只猫,术后4周行对侧眼睑暂时缝合,于12周龄处死。所有动物处死后取右脑半球VC17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17区NGF免疫阳性细胞密度。所有实验动物每4周纪录一次P-VEP。结果斜视组与正常组相比,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和斜视组相比,免疫阳性细胞增加(P<0.05)。斜视组和正常组相比P-VEP的P1波潜时延迟,波幅较低,治疗组和斜视组相比,P1波潜时缩短,波幅增大,但和正常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斜视组弱视猫VC17区NGF表达特性发生改变,通过遮盖对侧眼,增加弱视眼的视觉信息输入量,NGP表达增加,和P-VEP的改变相符合,遮盖治疗使实验猫弱视眼的视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NGP作为一种作为细胞功能的一种调控因子,可能在视觉系统发育的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