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身路径”集科学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经济实惠、占地较少,极大地促进了全民健身的开展。据此,南昌市各高校将之引入校园,为学生健身、娱乐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同时也把高校体育和全民健身紧密联系起来。本研究试图在全面调查南昌市高校健身路径的建设、使用、组织、管理等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广泛查阅资料、走访有关专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更好地为高校体育和全民健身服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南昌市各高校健身路径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2)南昌市高校学生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相关知识了解甚少;3)南昌市高校健身路径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未充分利用;4)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余暇时间的支配方式是影响学生参与高校健身路径锻炼的间接原因,而习惯其他锻炼方式、不知健身路径使用方法、很容易受伤、路径器材太简单、没有锻炼伙伴等是阻碍学生利用健身路径的直接原因;5)高校健身路径的使用者有学生、教职工及家属、附近居民等。学生使用高校健身路径的人数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但研究生有所下降。体育专业比非体育专业、男生比女生使用的人数比例更高;6)学生使用高校健身路径的外因由主到次有老师同学、器材本身、大众传播和家庭的影响,主要内因由主到次则是增进健康、提高运动能力、消遣娱乐、喜爱运动、防病治病;7)男生偏爱力量型具有挑战的健身路径器材,女生则偏爱轻松娱乐型。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加健身路径锻炼的固定时间,使用频率较低,使用年限较短,对健身路径锻炼方法掌握的熟悉程度不高,掌握种类较少;8)学生在使用健身路径后基本达到中等运动强度,但锻炼时受伤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有:保护措施不当、器械无人管理、设计不合理、练习难度过大等;9)南昌市各高校健身路径对本校师生及校外居民免费开放,但大部分高校还未制定健身路径规章制度,宣传不到位,缺乏技术指导,路径活动及竞赛开展极少,损坏的路径器材未及时修理或更新。提供如下对策:科学建设,“健身路径”数量与质量并重;积极合作,与社区共建“健身路径”设施;加大宣传,深入了解“健身路径”价值;学校重视,“健身路径”进入体育课堂;领导带头,积极组织“健身路径”活动;形成队伍,完善志愿者“健身路径”服务;合理规范,制定“健身路径”规章制度;共同关注,维护高校“健身路径”锻炼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