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脱蛋白牛松质骨复合物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 只,体重2.0kg 左右,雌雄不限,用10ml 的注射器先抽取1ml 血液保存液,再从耳中央动脉抽取5ml 血液,采用二次离心法制成PRP,将PRP 与激活剂(由10%氯化钙和1000U 牛凝血酶制成)按5:1 比例制成PRP 凝胶。从全血和PRP 中各抽取10μl 血液进行血小板记数。按观察时间将兔随机分为甲、乙、丙、丁4 组,每组6 只,切除兔桡骨中下段1cm 的骨质(含骨膜),甲、乙组家兔选择左侧桡骨作为实验侧,植入PRP 凝胶/脱蛋白牛松质骨的混合物,右侧作为对照侧,单纯植入脱蛋白牛松质骨,丙、丁两组实验侧和对照侧与甲乙两组相反。于术后第2 周、4 周、8 周、12 周分别对甲、乙、丙、丁4 组家兔行双侧尺挠骨X 线正位片,处死家兔后大体观察骨缺损区骨质生长情况并取缺损区骨组织,沿桡骨纵轴连续切片后进行HE 染色,X 线检查结果和HE 染色结果根据Lane 骨移植X 线片评分标准和Lane 骨移植组织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将HE 染色组织切片进行图像分析,测其新生骨面积。根据上述观察指标来了解两侧桡骨骨缺损区修复情况。结果PRP 中血小板的数目为全血中血小板数目的3.64 倍。术后2 周,大体观察实验侧与对照侧无明显差异; X 线摄片检查未见明显骨痂形成,实验侧和对照侧Lane 骨移植X 线片评分均为0 分,不作统计学分析;组织学检查见实验侧有纤维和血管长入,并见软骨细胞、间充质细胞,而对照侧有纤维长入,未见软骨细胞,两侧均有少量骨小梁,对照侧较少,实验侧Lane 骨移植组织学评分评分高于对照侧(1.33±0.82 VS 0.67±0.52, t=3.16,P﹤0.05);实验侧新生骨面积明显高于对照侧(11.20%±1.12% VS 8.83%±0.81%,t=11.05,P﹤0.001)。术后4 周,大体观察实验侧骨缺损区内骨样组织较对照侧多;X 线片检查示实验侧新生骨占缺损区面积比对照侧大,实验侧骨折线模糊,对照侧骨折线清晰,实验侧Lane 骨移植X 线片评分高于对照侧(2.83±1.17 VS 1.17±0.41, t=3.00,P﹤0.05);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