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SD幼鼠卵白蛋白(OVA)食物过敏(FA)模型;探讨FA对幼鼠内脏痛觉敏感性影响及结肠P物质(SP)异常表达在FA幼鼠内脏痛觉高敏形成中作用。方法3周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FA组和对照组(NS组),各10只。FA幼鼠通过低剂量OVA腹腔注射基础致敏及高剂量OVA灌胃激发建立SD幼鼠OVA-FA;检测血清OVA特异性IgE含量、观察肠黏膜病理改变及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幼鼠FA模型评价。通过观察两组幼鼠在不同压力结直肠扩张(CRD)刺激后的腹外斜肌(EOMA)放电测量进行内脏痛觉敏感性评价。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结肠SP进行积分光密度值半定量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α=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结果FA组幼鼠出现不同程度竖毛,毛发失去光泽,活动减少或俯卧不动,抓耳挠腮或躁动不安及排不成形稀便;与对照组比较,FA组幼鼠血清OVA-IgE含量、空肠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数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均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CRD为0、15、30、45、60、75mmHg时,FA组腹外斜肌放电幅值(uV)分别为17.74±0.72、18.63±1.72、22.55±1.70、28.63±7.00、33.97±7.34、37.26±8.4,NS组分别为17.43±1.18、17.27±1.16、17.73±1.42、19.55±3.54、23.29±5.46、25.20±4.75。随着CRD增加,腹外斜肌放电幅值较前明显升高,CRD30、45、60、75mmHg时,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A组、NS组幼鼠结肠SP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247.12±90.83、103.90±58.9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低剂量OVA腹腔注射基础致敏及高剂量OVA灌胃激发可建立SD幼鼠FA模型。生命早期FA可导致幼鼠腹外斜肌放电幅值明显升高并伴有结肠SP表达增加,出现慢性内脏痛觉高敏感。生命早期FA导致的内脏痛觉高敏感性发生可能与肠黏膜肥大细胞表达增多、脱颗粒及肠道SP的异常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