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儿科常见肾脏疾病之一,以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水肿为主要临床特点,目前主要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依据患儿对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反应,将PNS分为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syndrome,SSNS)、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dependent nephrotic syndrome,SDNS)、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SRNS)[1];依据复发次数分为非频复发和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frequently relapse nephrotic syndrome,FRNS)。其中SDNS、SRNS、FRNS统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对于RNS患儿,通常会加用免疫抑制剂或(和)细胞毒药物治疗[2],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会引起骨髓抑制、性腺抑制、感染和肾毒性等不良反应。临床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去解决上述问题。近些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再次被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了一些临床效果[3-5]。传统认为,ACTH主要通过刺激糖皮质激素分泌发挥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重新认识到,ACTH还有非依赖糖皮质激素功能,同样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良好临床反应。目的观察使用ACTH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接受ACTH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儿,符合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和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所有患儿每月返院使用注射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上海第一生化生产,国药准字H31022101规格:25U/支)治疗,具体用法为ACTH0.4-1U/(kg·d)(总量≤25U)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6h,连用3天为1疗程,每月1个疗程,然后激素规律减量,如此反复应用至激素减停后再应用ACTH治疗2个疗程,若用药过程中患儿出现复发,继续使用ACTH,但最长不超过8个疗程。共用ACTH治疗38疗程。以自身为对照,记录用药前后患儿晨8时血清皮质醇水平、尿常规、尿蛋白、激素用量、免疫抑制剂使用人数、血肌酐、尿素、肝功能和血钾。统计用药及随访期间复发次数,并观察药期不良反应。结果1.共纳入45例患儿,男40例,女5例,发病平均年龄为4.5±2.7岁,其中激素耐药5人,激素依赖15人,频复发25人,用药前平均病程为36.07±32.47月,其中25例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用药开始前,泼尼松平均用量0.30±0.30mg/(kg·d),血清皮质醇4.91±3.43ug/dL,ACTH平均使用疗程为5.51±1.62(38疗程),随访时间为18.73±4.50月。2.5例激素耐药患儿,完全缓解4人,缓解率达80%,有1例出现复发,5例患儿在用药结束后尿蛋白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助激素减停1人(20%),免疫抑制剂减停1人(20%),泼尼松用量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15例激素依赖患儿,8例(53.3%)无复发,疗程结束后协助激素减停12例(80%),免疫抑制剂减停1例(6.7%),治疗前泼尼松用量0.26±0.17mg/(kg.d)与治疗后泼尼松用量0.04±0.07mg/(kg.d)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4.25例频复发患儿在治疗及随访期间无复发有22例(88%),治疗前复发频率3.20±3.38次/年,相比于治疗后复发频率0.16±0.37次/年,有明显下降(P<0.05),泼尼松用量前后对比有明显下降(P<0.05),并协助免疫抑制剂减停6人。5.ACTH疗程结束后,血清皮质醇11.17±4.65ug/dL与治疗前血清皮质醇4.91±3.43ug/dL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用药前免疫抑制剂使用人数为25人,疗程结束后免疫抑制剂使用人数为17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ACTH疗程结束后,血清肌酐、尿素、血钾、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在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用药期间,有4例患儿出现皮疹,1例患儿出现血压升高并伴有头痛,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使用ACTH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可以帮助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恢复,协助激素减量、免疫抑制剂减停以及减少复发次数,同时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