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研究

来源 :陕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un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灾异是人类共同的创伤记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异的斗争史。文学作为人类共通情感的载体,在自然灾异面前不应失语。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是研究的薄弱环节,从文学的角度切入研究汉代自然灾异书写,既能够在文学与灾害的互动研究中加深对自然与历史的理解,展示汉代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还能够对现代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有益的历史线索与借鉴,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论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汉代典籍中的自然灾异种类及灾异概况。首先,在研究汉代的自然灾异文学书写之前,需要对汉代以前的自然灾异书写历史进行追溯,以全面了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的发展历程,为研究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作铺垫。其次,整理汉代文献典籍中记载的各类自然灾异,分析各种类灾异在两汉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和不同季节的独特性,以及其与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联系。最后,在全面了解汉代各种类自然灾异的基础上,探究汉代政府和民间的灾前防范、临灾救助和灾后补救措施的内容、功用、价值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汉代自然灾异书写的思想内涵,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四个部分。首先,汉代自然灾异书写中蕴含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和基于二者形成的灾异遣告思想是灾异书写的思想基础,对汉代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政治思想是汉代自然灾异书写的核心部分。灾异遣告思想对君主权力的限制,是封建政治的自我改良,而政治权力绑架下形成的灾异附会思想又将封建政治拉入深渊。灾异罪己诏是汉代君臣对上天遣告的反馈和对百姓承受灾异的心理抚慰。复次,汉代救灾措施中体现出来的济贫调均和重农抑商思想,是灾异经济思想的成熟和完善。最后,汉代自然灾异书写的所有内容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汉代祭祀禳灾礼俗是汉代政府和民间应对自然灾异的社会文化反映。第三部分是汉代自然灾异书写的文学特征。汉代的自然灾异书写分为史传文学、散文、赋和诗歌。史传文学是汉代自然灾异书写的主要载体,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正史文学,也包括《两汉纪》《东观汉记》《西京杂记》《汉魏六朝杂传集》等古今杂史传文学。散文中的灾异书写包括汉代君臣的灾异诏令、灾异奏疏以及政论散文。汉代散文灾异书写的辞赋化倾向和典重文雅、温柔敦厚的情感特征是其异于其他题材的独特之处。汉代赋体灾异书写以抒情小赋为主,多见于东汉末年建安时期,内容可分为祁雨赋、霖雨赋、暑热赋,呈现出明显的同题共作特征,自觉追求雕饰。汉代诗歌中的自然灾异书写以歌诗谣谚为承载形式,内容上可分为记述灾异、预言谶语、品评官吏、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四部分。第四部分是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的影响。自然灾异因其巨大的消极影响与汉代复杂混乱的社会现实一道为促进文学自身的觉醒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汉代自然灾异文学书写中蕴含着丰富的志怪色彩,与天人感应、阴阳五行思想一道,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提供了思想基础和题材内容的支持。再者,汉代冤感天灾的叙事母题在后世迅速泛化和文学化。
其他文献
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一向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如今强调扩大学生阅读量,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传统的古代诗歌“单篇精读”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古代诗歌群文阅读”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古代诗歌教学的不足做了很好的补充。“古代诗歌群文教学”实际上是“群文阅读”的一个衍生。就是将“群文阅读”的一般方法运用于古代诗歌教学,保证学生在古代诗歌教学课堂中的主体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日渐兴起,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我们在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因为诸如产品质量、运输、价款等问题产生争议和纠
望峰岗选煤厂煤泥浮选系统存在浮选精煤灰分高、药剂消耗量高的问题;通过采用4种典型的国内外浮选药剂进行一系列的单元浮选试验及分步释放试验,确定了适合于望峰岗选煤厂煤泥
本文主要是基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茶馆中的设计运用来进行更深一步的讨论,研究。现代茶馆的空间设计,装饰,布局等等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将传统和现代时尚
介绍盘南煤炭开发公司选煤厂粗煤泥回收工艺流程的选择和系统配置,对主要分选设备的工艺效果进行评定,设备运行良好,效果明显,产品质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