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电动关节的经皮控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37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入式电动关节系统通过采集神经意识信号来控制植入的电动掌指关节,使掌体瘫痪患者具有掌体的部分功能,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植入式电动关节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能量和控制信号的经皮传输。基于电磁感应的经皮能量传输系统,采用体外功率放大器驱动射频线圈和体内植入线圈谐振接收能量的方式,可以传输较大的功率。由于经皮能量传输系统应用于人体,要求具有很高的能量传输效率,以减少元件发热而烧伤人体组织的可能性和提高系统的便携性。本文采用理论效率为100%的E类放大器作为经皮能量传输系统射频线圈的功率驱动器,设计了经皮能量传输系统。根据E类放大器的设计方程,分析了E类放大器输出功率与输入电压的特性。结合次级电路,提出了基于E类放大器的经皮能量传输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通过分析系统中各个元件的损耗与占空比的函数关系,提出了通过提高系统输入电压和驱动占空比来提高经皮能量传输系统效率的方法。快速稳定的信号传输是实现植入式电动指关节准确控制的前提。本文结合E类放大器参数方程分析了基于E类放大器的经皮信号传输方法。体外向体内传输信号采用调制E类放大器输入电压的方式;体内向体外传输信号采用阻抗调制的方式,两种方式的信号接收均采用包络检波的方式把信号解调出来。由于采用阻抗调制信号时,E类放大器短暂偏离最佳工作状态,难于从理论上分析调制深度,本文通过Pspice仿真确定了两种信号传输方式的调制量。本文结合基于E类放大器的经皮能量和信号传输理论,设计了经皮能量和信号传输系统,实现植入式电动关节系统的经皮控制。采用两块锂电池串联的方式为系统供电,提高系统的续航能力和提升系统电压以提高传输效率。初级和次级各采用一块小型AVR单片机,初级单片机检测到的神经意识信号,控制能量传输和信号传输;次级单片机接收命令信号,控制植入电动关节的旋转方向。
其他文献
末端能量管理是再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具有承接再入段和自动着陆段的作用,是保证飞行器安全着陆的关键阶段。本文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末端能量管理段轨迹设计方法和制
本文给出了二维任意曲线坐标系下,以压力为主要求解变量对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的方法。主要应用SIMPLE方法。 采用非交错网格布局,将所有变量存储于同一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2019年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59725亿元,增长6.5%,增速比1-11月回落0.8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2019年
期刊
随着空间探索的日益频繁,大量针对各种任务需求的航天器被送入太空。由于空间环境特殊,航天器在轨运行时发生故障等意外情况在所难免。依靠航天员出舱维修存在较大的风险,而
信息融合应用中对冲突证据的有效处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过程中证据间的冲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开放世界里基于TBM模型的融合算法进行了研究,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