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法的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研究——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_jl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在经济、商贸、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在不同国家与民族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这就要求英语学习者在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同时,更要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即语用能力,能够根据具体语境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意义,恰当得体地表达自已的意图,从而实现成功交流的目的。Kasper&Schmidt等人的研究证明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如何操作他们并未给出具体的教学方案。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西安外事学院英语专业的6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语篇补全法为主要研究工具,采用了前测、后测的方式,对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语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目的在于寻找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受试对象按照自然班被设定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以对分课堂为教学模式,以培养语用能力为教学目标,同时采用网络、多媒体、影视等辅助教学手段,并将文化和语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语法知识和语言知识的讲解。虽然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教学方法有差异,但教学内容和目标完全一致。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之后,作者对他们的语用能力进行了后测,并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⑵基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后测数据进行的显著性差异T检验,其显著性水平为0.000(P<0.05),由此可见,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⑶影响学生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语用教学重视不够、文化差异、语用负迁移、不恰当的语言输入以及语用知识和语用图式知识缺乏。⑷研究发现,总结出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应注意的方面,这对该校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及英语教学改革有实践意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尝试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其他文献
约翰·班维尔(1945-)是爱尔兰当代最杰出、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无论在形式的独特与创新,还是在给人们带来的思维愉悦方面,其深度在同时代的爱尔兰作家中都是独一
频率选择表面作为一种在空间中实现频率选择的空间滤波器,对电磁波具有良好的频率选择性。同时,相对于传统滤波器而言,频率选择表面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等优点,因而被广泛
在世界剧坛上,沃尔·索因卡和塞缪尔·贝克特都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前者是当代尼日利亚最负盛名的剧作家,并于198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者是20世纪英美文学最具影响的小说
翻译研究中对于翻译转移的讨论由来已久,这类讨论多在文本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将翻译转移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再给出尝试性的解释和分类,多认为翻译转移由语言系统的不一致以及译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