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74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利用多种方法研究了细胞凋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关系。首先采用Annexin-V(AV)和PI(碘化丙啶)及细胞表面标志三色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生的凋亡和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改变。并在形态上,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早期凋亡(FITC-AV+,绿色)、晚期凋亡(AV+PI+,绿色和红色双染)和死亡细胞(PI+,红色),另外在电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查到了凋亡细胞的典型特征。新鲜血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SLE患者CD3~+、CD4~+、CD8~+T细胞凋亡和死亡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尤以CD4~+T细胞最为显著(P<0.01)。因此,SLE患者CD4~+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也显著下降,CD4/CD8比值明显倒置(P<0.01)。用激素治疗后,T细胞的凋亡进一步升高(P<0.01),但CD4~+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也有所回升,CD4/CD8比值升高。而无论是激素治疗前或治疗后,SLE患者B细胞的凋亡或死亡百分比和正常相比均无明显差别(P>0.05)。用SLE患者的血清培养,可使正常人或SLE病人的PBMC凋亡百分比显著升高;而加抗IL-10中和抗体后,T淋巴细胞的凋亡百分比又显著降低,显示SLE血清中高水平IL-10可诱导T细胞发生凋亡。用ELISA法检测上述培养细胞上清中的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L(sFasL)的水平,发现加SLE血清组的培养上清中sFas、sFasL的水 南京医科大学硕十学广论文平显著高于加正常人血清组;而加入抗L刁 中和抗体后,两者的水平又会下降(P<o.05)。用RTFR法分析正常人和肛E病人阴*C以及不同培养条件下的 PBMC中 Fas、FasL的 mRNA水平,初步证实 SLE患者的淋巴细胞的hs、FasL的InRN 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荧先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的PBMC的ks基困的表达改变,进一步证明了肛E患者血清及其血清中的IL刁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上结果说明,SLE患者体内T细胞,主要是CD4+T细胞凋亡和死亡率明显升高,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用激素治疗可诱导T淋巴细胞进一步凋亡,但可通过诱导活化的免疫细胞进入正常的凋亡状态,恢复患者的T细胞亚群平衡;SLE患者 T淋巴细胞凋亡增多,可能与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 IL-10有关,& ILJ 可能正是通过NsFasL途径,诱导患者体内异常活{匕的细胞发生凋亡(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AICD)。上述结果也提示凋亡在SLE的发病机制方面至少可能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继发性结果,诱导过度活化的免疫细胞发生凋亡从某些方面可以缓解病情,有利于疾病恢复;但过多的细胞凋亡,凋亡小体、核抗原的大量释放,也可进一步刺激自身抗体的产生,诱发肾损害,使疾病进程发生恶性循环。
其他文献
1.研究目的 新型墙材是相对于传统的实心黏土砖而言的墙材革新产品。发展新型墙题材料的原则之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渣,而如果废渣中具有较高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使得产
目的:研究三种致痛痒介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c-fos、5-羟色胺)在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病理性瘢痕增生及其痛痒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人类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孕妇初次感染HCMV,可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HCMV的活动性感染可以危及免疫抑制患者的生命。鉴于感染患者常常无症状或缺乏特异性症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