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论文以蒙早苦荬菜(Lactuca indica L. cv. Mengzao)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外果蔬汁饮料加工方法,对苦荬菜汁提取方法、苦荬菜饮料加工工艺及苦荬菜乳酸发酵饮料的发酵特性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蒙早苦荬菜(Lactuca indica L. cv. Mengzao)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外果蔬汁饮料加工方法,对苦荬菜汁提取方法、苦荬菜饮料加工工艺及苦荬菜乳酸发酵饮料的发酵特性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如下:①采用热榨法、热浸提法提取苦荬菜汁,并与鲜榨法提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热榨法提取苦荬菜汁工艺合理,热烫温度90℃,热烫时间1min。此条件下出汁率达61.8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4.24%,所得苦荬菜汁苦香味浓郁,无异味,颜色青绿,稳定性好。②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的苦荬菜饮料最佳工艺参数为:原汁用量70%,糖添加量8%,β-环状糊精添加量0.3%,柠檬酸添加量0.2%。③在单一稳定剂黄原胶、PGA、CMC-Na、海藻酸钠和琼脂对苦荬菜饮料稳定性影响基础上,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研究复合稳定剂对本产品的稳定性影响,得出最佳复合稳定剂组合为黄原胶0.1%,PGA 0.1%,CMC-Na 0.2%。④以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对苦荬菜饮料进行杀菌试验,综合分析杀菌安全性及感官指标。结果表明:95℃,10min为苦荬菜饮料的最佳杀菌工艺。⑤分别用Lgg和YC-X11单独发酵及复配发酵苦荬菜汁,结果表明:YC-X11+Lgg复配菌株接种量3%(2.0×107cfu/ml)、发酵温度42℃时,发酵苦荬菜汁10小时到达发酵终点(pH4.3),pH下降速率为0.22pH/h。发酵结束时滴定酸度为36.7°T,总糖含量减少了52.2个百分点。发酵产品既有苦荬菜特有的苦香味,又有发酵香味,酸甜适中,无异味,均匀细腻,无沉淀和分层现象。⑥在苦荬菜饮料稳定性试验基础上,选用复合稳定剂黄原胶0.1%+PGA0.1%+CMC-Na 0.2%添加到YC-X11+Lgg复配发酵的苦荬菜饮料中,贮藏3个月后产品几乎没有沉淀,口感滑润、流动性好、没有粘稠感。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广大旅客对客运列车的准时运行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客运列车晚点仍难以避免。客运列车晚点具有危害性,导致旅客经济损失,损害铁路客运资源的优化配置,
墙体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墙的耗热量约占居住建筑总热量损耗的35%~45%。随着能源形式的日益严峻,建筑能耗的飞速增长,使得建筑节能显得日益重要。我国目前已成为
本论文以干旱半干旱地区6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旱生灌木树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杨柴(Hedysarum mongolicum)、花棒(Hedysarum Scopariu
研究目的以选择性冠脉造影为“金标准”,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及最大ST/HR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脉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β-aescin)联合氟尿嘧啶(5-FU)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七叶皂苷和5-FU浓度比分别为4:1和2:1的一序列浓度组合及七叶皂苷和5-FU单独用药的不同浓
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和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施工质量控制一直是个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问题。关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国内外已作了大量研究,但并未
根据广东某电厂两台300MW机组燃煤烟气特点,针对氮氧化物控制问题,对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和低氮燃烧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SCR为该电厂首选烟气脱硝技
当下,人们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用电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那么电力系统在运行的时候要不管改进相关技术,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更好地实现持续供电,并且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经济危机中,文化行业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转型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各级政府也积极搭建文化类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沟通、交流的平台,大力促进文化行业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
本论文探讨了茶树菇、香菇、金针菇鲜品在烘制过程中多糖浸出量的变化;优化银耳、竹荪、香菇、姬松茸干品浸提工艺参数,使用浸提液调制银耳、竹荪、香菇、姬松茸菌汁复合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