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信朋友圈,作为腾讯微信推出的一种社交功能,已经逐渐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状态以及分享音乐、文章等链接的虚拟社区之一,以其独特的交往方式将社交价值体现出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此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微信朋友圈的普遍使用现象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传播学、心理学、经济学等方面,少有学者进行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将社会学与传播学视角融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就更少了。而这正是约书亚·梅罗维茨进行媒介研究的视角,他恰当地结合了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技术理论与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情境理论,运用“媒介——情境——行为”的研究思路分析了电子媒介给人们社会行为以及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结合新媒介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转换一下理论的相关概念,媒介情境理论仍然适用于当下的媒介理念。本研究尝试把微信朋友圈和媒介情境理论结合起来,从社会学的角度将微信朋友圈看作一种新的情境。通过虚拟民族志的方法获取相关文本信息,并结合深度访谈的方法,从传播学的角度发现这种情境对用户的角色和社会行为的改变,这也是论文的研究问题所在。文章首先分析了朋友圈情境中所形成的各类微观情境:私人情境、半公开情境和公开情境,以及情境中的新的信息共享规则。其次,论文分析了在微信朋友圈情境中,原有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被部分地解构,用户新的角色在此基础上形成。最后文章通过分析虚拟民族志及深度访谈的研究所获文本,论述了朋友圈情境对人们行为的改变,藉此也可以窥视媒介自身性质的变化。论文旨在启示每个使用媒介的使用者,作为信息的传播与接收者,都必须重新思考媒介与人的相互影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