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的结合,银行的业务范围、规模、盈利均迅速扩大。但由于风险与收益的双生性,信息科技也给银行带来了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如何能够有效的防范和监管信息科技风险成为全球银行业关注的焦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并纳入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作为操作风险的一部分,信息科技风险近几年逐步受到国内外监管者、从业人员以及学者的重视。2006年,我国银行监管机构颁布《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正式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银行风险监管范畴。由于部分信息科技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较小,风险蔓延快,潜在损失较大,因此,研究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与防控,无论是对商业银行还是银行监管机构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现状和趋势,利用操作风险管理的框架和工具,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研究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一方面有助于商业银行合理估计信息科技风险暴露,保持合理资本水平,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另一方面也为银行业监管机构判断商业银行保有的监管资本是否合理提供参考标准。   研究发现,首先,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是操作风险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因而有必要应用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对其进行管理,以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其次,操作风险管理的流程和工具,可为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等全流程,提供规范化的参考依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科技风险有其鲜明的技术特点,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评估、监测和控制等具体措施依赖于具体的信息技术,因而信息技术部门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资源因素等,文章以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北京、浙江、四川、海南、广东“四省一市
前期拍摄  一幅优秀的鸟类摄影作品,是器材、技巧、天时、地利的结晶,它需要有合适的器材、有高超的摄影技巧、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才有机会拍摄到一幅光影效果独特、构图新颖的鸟类作品。  但这样的机遇太少了,有时抓拍下一批飞鸟,但天气阴沉,环境不佳;有时环境、光影倶佳,但天空中无一只飞鸟……  《晨曦中的飞翔》原图是我用老蛙10?18mm镜头拍摄的一幅天空图片素材。当时,天空的云彩很美,用10mm的
期刊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扶持相关优秀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面对这一重任,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政府采购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采购政策伴随国家而产生,最早诞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为满足政府的消费需求,政府采购政策应运而生,发挥了最基本的功能效应;凯恩斯理论发表后,它更多的是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采购也逐步调整其在经济社会的角色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业基地,农业产值全国第一,但即便如此,黑龙江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上也并没有走得一帆风顺,市场竞争性不强、农业产品加工效率不高、农业产业化资金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