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压变异性(BPV)情况,探讨影响BPV危险因素及其与肾脏预后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肾脏内科明确诊断且完成了动态血压监测,规律随访大于1年的非透析CKD患者。血压变异性的量化指标为独立于均值的变异VIM。随访截止时间2020年1月15日或到达终点事件。研究终点为血肌酐倍增、肾脏替代治疗、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根据24小时收缩压VIM中位数以及有无发生终点事件分组,比较组间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心脏彩超结果,并分析BPV增高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了解BPV与非透析CKD患者肾脏预后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纳入CKD1-4期患者245人,平均年龄42.07±12.66岁,其中男性141人(57.55%),合并高血压病者135人(55.1%),糖尿病者31人(12.65%)。主要的原发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86.53%,糖尿病肾病(5.31%)和高血压肾病(4.08%)。2.根据24h收缩压VIM中位数分组后显示,BPV增高组的年龄及BMI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血钾、血尿酸、24小时尿蛋白、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质量以及左室质量分数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高BMI(OR 1.110,95%CI 1.019-1.209,P=0.017)、高血钾(OR 2.227,95%CI 1.038-4.777,P=0.040)、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OR 1.103,95%CI1.023-1.189,P=0.010)及合并高血压(OR 2.525,95%CI 1.420-4.491,P=0.002)为BPV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3.Kaplan-Meier生存分析:非BPV增高组患者的肾脏预后及心脑血管预后明显优于BPV增高组(log rank=7.444,P=0.006;log rank=10.03,P=0.002;)。4.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调整年龄、性别及传统ESRD相关危险因素,发现合并糖尿病(HR 3.802 95%CI 1.429-10.115 P=0.007)、24小时平均收缩压升高(HR 1.034 95%CI1.013-1.056 P=0.001)为非透析CKD患者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eGFR(HR 0.96995%CI 0.954-0.984 P<0.001)及高白蛋白(HR 0.918 95%CI 0.878-0.959 P<0.001)为保护性因素。而高龄(HR 1.049,95%CI 1.007-1.092,P=0.02)、CV增大(HR 3.202,95%CI 1.030-9.959,P=0.044)、VIM增大(HR 4.662,95%CI 1.322-16.437,P=0.017)、24h尿蛋白增加(HR 1.273,95%CI 1.031-1.571,P=0.025)是非透析CK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本研究中非透析CKD患者合并高血压者占55.1%,影响其血压变异性增高的危险因素是体质指数、合并高血压病、血钾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2.非透析CKD患者血压变异性增高组,其肾脏预后差,更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3.年龄、CV、VIM及24h尿蛋白是非透析CK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4.合并糖尿病及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为非透析CKD患者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eGFR及白蛋白为保护性因素。